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目录咋用?
前言
提示:第一章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这本书的概述
本书最主要的内容时
(1)互联网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的作用,其中包含分组交换的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3)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包含协议和服务的概念,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二、使用步骤
1.1互联网的基本特点
1:连通性:交换各种信息
2:共享性:资源共享
1.2互联网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由若干节点和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2:主机: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互联网把许多网络通过一些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成为主机
代码如下(示例):
1.3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个网络
第二阶段:三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第三阶段全球范围的多层次ISP结构网络
误区:
internet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可以任意选择
Internet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指众多网络连接而成特定的互联网,采用TCPIP协议作为全球通信的规则
1.4互联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用户直接使用
常见的由cs,p2p方式
核心部分:大量的网络连接这些路由器组成,这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CS涉及两个应用进程,
p2p也称对等连接,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电路交换的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到端对端的通信资源
分组交换的特点:p16
报文交换:就直接把报文传到下一个节点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
2:贷款
3:吞吐量
4:时延
发送时延:由主机或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所花费的时间
处理时延:分析头部,从分组中提取部分数据,进行差错检验或者查找转发表
排队时延:在输入列表中排队等待处理
对于高速网络,提高的仅仅是发送速率
5: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6:往返时间
7: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某信道百分之几时间时有数据通过的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信道的加权平均值
D=D。/1-U
U是网络利用率。D。表示网络空闲时延,D表示当前时延
1.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语法
语义
同步
OSI七层协议
TCP/IP四层协议
本书采用五层协议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应用层
总结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