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的优化——L2正则化

本文探讨了神经网络优化中的L2正则化,以防止过拟合并提升模型泛化能力。通过理解正则化的概念,特别是L2正则化如何使权重接近于0,来降低复杂度,从而降低过拟合风险。同时,介绍了L2正则化的实际代码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在学习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写博客记录下学习时的感悟,督促、勉励自己。

正则化

关于神经网络优化的主要方面是避免神经网络的过拟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常用的方法有:L1、L2正则化,dropout、权重的初始化等。其中正则化在深度学习中的线性传播中用的最多,在反向求导的过程中起到惩罚权重的作用。
L2正则化原理其实很简单:

J=J+λ2mww2

其中λ是一个超参数,范围[0,1],m为输入batch中数据的数量,ω则是我们训练的深井网络中每一层的权重矩阵,这里进行的运算是对每一个权重矩阵进行了矩阵的2-范数运算(即每个元素的平方然后求总和)。
我们对损失函数进行了修改之后,反向传播的求导也会发生改变,对ω求导可得:
ddw(12λmW2)=λmw

然后对对应层的ω进行更新:
w=wdJdw(learning_rate)λmW(lear
### L2 正则化的原理 L2 正则化是一种通过在模型的损失函数中加入权重参数平方和的方式,来防止过拟合的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在优化目标中增加一个与权重大小成比例的惩罚项,从而鼓励模型选择较小的权重值[^3]。 具体来说,在标准损失函数 \( J(W) \) 的基础上,L2 正则化会额外加上一项: \[ J_{\text{regularized}}(W) = J(W) + \lambda \| W \|^2_2 \] 其中: - \( J(W) \) 是原始的损失函数; - \( \| W \|^2_2 \) 表示权重矩阵 \( W \) 中所有元素平方之和; - \( \lambda \) 是正则化系数,用于控制正则化强度。 这种形式使得模型训练过程中不仅关注最小化数据误差,还倾向于减少权重的绝对值,进而降低模型复杂度并提高泛化能力[^1]。 --- ### L2 正则化的作用 L2 正则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如下几点: #### 1. 防止过拟合 当模型过于复杂或者训练样本不足时,容易发生过拟合现象——即模型能够很好地适应训练集中的噪声或细节特征,但在测试集上的表现较差。通过施加 L2 范数约束,可以使网络更平滑地分布权重值,抑制某些过大权值的影响,从而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 2. 提升模型稳定性 由于大数值权重可能导致梯度爆炸等问题,而 L2 正则化强制让这些权重趋于零附近的小范围波动,因此有助于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 #### 3. 改善泛化性能 通过对高维空间内的解进行收缩操作,L2 正则化实际上是从无穷多个可能解决方案里挑选出了最简单合理的那个(即具有较低能量水平的状态),这正是贝叶斯统计学意义上的 MAP (Maximum A Posteriori)估计思路之一[^2]。 --- ### L2 正则化的实现方法 以下是基于 Python 和 TensorFlow/Keras 框架下的一种典型实现方式: ```python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s, regulariz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 添加一层全连接层,并应用 L2 正则化 model.add(layers.Dense(units=64, activation='relu', kernel_regularizer=regularizers.l2(l=0.001))) # 编译模型...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利用 Keras API 来定义带 L2 正则化的神经元层。这里 `kernel_regularizer` 参数指定了应用于该层权重矩阵的具体规则;`l2(l)` 函数创建了一个以超参 l 控制力度的比例因子作为输入的标准二次型罚分机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显式指定外,还可以手动修改成本计算流程来自定义类似的逻辑处理过程。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