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再多,经历的事情再丰富,如果没有经过思想的洗礼,这一切都处在蒙昧之中,寻不到希望的光亮。有意义的交谈可以激荡彼此的思想的触角,反观那些无聊意义的谈话,更多的却是搜寻着可以对接的词语,小心地使连接处于信息可以交换的状态,无论传输的垃圾信息是否会占用珍贵的带宽,这一切只在寻找一个无意义的结果,我们彼此相识,曾经认识,如果各处异地,别无其它。交谈的价值更大是传递有意义的信息,不能顺畅对接的交谈显得苍白而且毫无意义,交换彼此所掌握的信息,对某个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更大的价值是从对方的观点中了解到自己思考问题所具有的潜在惯性,并汲取他人思考问题所持有的立足点。
思考问题方式的不同造就了对待同一问题所具有的不同观点,人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觉得很大如此有关。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必须承担起责任来,这样才能造就个人谨慎的态度,无从考证的论点毫无说服力。在某个问题过去很久之后,我才会突然有了新的看法,这说明头脑反应迟缓,还是当初碰到这个问题时大脑并未积极地参与其中。经常在论坛上看到某些人的言论,某个观点公布于众时,并没有这个观点所持有的强力论证,它只是孤零零的一个陈述,更或者是一段印在书上的铅字,一段存储在硬盘上的比特流。
对别人的观点,人一般持有三种态度,赞成,反对,中立。感觉这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态度,并没有论述如何赞成或者反对。往往得到的态度只是别人漠不关心的敷衍,更本没有诚心地参与其中。更或者,我们的灵魂并未参与其中,灵魂与肉体在生活中的分离是一个悲哀的现实,拖着沉重的肉身,灵魂在空中游荡,许多相似的身体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灵魂所归属的身体。
似乎我一直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在细细的思索之后有着片刻的痕迹。这种痕迹顷刻之后消失,该如何保持这种激荡的反思,也许该去不断地去面对灵魂,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