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的大端模式和小端模式

一直对大端和小端傻傻分不清,做个笔记待以后随时查阅

大端模式(Big-endian):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即正序排列,高尾端;

小端模式(Little-endian):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即逆序排列,低尾端;


(无论是小端模式还是大端模式。每个字节内部都是按顺序排列):

如:0A0B0C0D,0D是尾端

1)大端模式(高尾端)【高位在前,低位在后】:正序排列

高位字节 ----------- 低位字节
0x0A | 0x0B | 0x0C | 0x0D
低地址 ---------------> 高地址

0D是尾端,放在高地址上,故为高尾端
高位字节在低地址上,故说是【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小端模式(低尾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逆序排列

低位字节 ----------- 高位字节
0x0D | 0x0C | 0x0B | 0x0A
低地址 ---------------> 高地址

0D是尾端,放在低地址上,故为低尾端
低位字节在低地址上,故说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详细的请参考 https://blog.youkuaiyun.com/W614171629/article/details/82150292 ,内容大部分引用了大神的,自己做了一些小调整。

### 关于Cursor机器码的限制 在编程环境中,“cursor”通常指的是光标的定位和操作,而并非直接关联到低级的机器码层面。然而,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比如嵌入式开发或是操作系统内核编写时,确实会涉及到通过机器指令来控制硬件级别的光标。 对于机器码中的光标处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 - **地址空间有限**:由于早期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因,用于表示屏幕坐标的寄存器位数较少,这使得能够表达的最大坐标范围受到严格限制[^1]。 - **效率问题**:频繁更新光标位置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尤其是在资源受限设备上。每次移动都需要重新计算并刷新显示缓冲区的内容,增加了CPU负担[^2]。 - **兼容性挑战**:不同类型的终端或显示器可能采用不同的协议去解释相同的机器命令序列,这就造成了跨平台移植上的困难。 ```assembly ; 假设这是一个简单的汇编程序片段用来设置文本模式下的光标位置 mov ah, 02h ; 设置功能号为AH=02H (BIOS中断调用) mov bh, 00h ; 页面编号BH=0(默认页面) mov dh, row ; DH=row 行号 mov dl, col ; DL=col 列号 int 10h ; 执行视频服务INT 10H ```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BIOS中断服务来改变DOS环境下文本模式下的光标位置。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依赖具体的硬件环境和支持情况,并不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