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a 10305 Ordering Tasks (简单拓扑)

本文解决UVA10305问题——任务排序,通过输入任务数量及任务间的依赖关系,使用拓扑排序算法求解可能的任务执行顺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uva 10305 Ordering Tasks



John has n tasks to do. Unfortunately, the tasks are not independent and the execution of one task is only possible if other tasks have already been executed.

Input

The input will consist of several instances of the problem. Each instance begins with a line containing two integers, 1 <= n <= 100 and m. n is the number of tasks (numbered from 1 to n) and m is the number of direct precedence relations between tasks. After this, there will be m lines with two integers i and j, representing the fact that task i must be executed before task j. An instance with n = m = 0 will finish the input.

Output

For each instance, print a line with n integers representing the tasks in a possible order of execution.

Sample Input

5 4
1 2
2 3
1 3
1 5
0 0

Sample Output

1 4 2 5 3



题目大意:拓扑排序。

解题思路:简单拓扑。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gra[105][105], degree[105];
int n, m;
int main() {
	while (scanf("%d %d", &n, &m) == 2, (n || m)) {
		memset(gra, 0, sizeof(gra));
		memset(degree, 0, sizeof(degree));
		int a, b;
		for (int i = 0; i < m; i++) {
			scanf("%d %d", &a, &b);
			if (!gra[a][b]) {
				gra[a][b] = 1;
				degree[b]++;
			}
		}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if (degree[j] == 0) {
					degree[j]--;
					if (i != n) printf("%d ", j);
					else printf("%d", j);
					for (int k = 1; k <= n; k++) {
						if (gra[j][k]) {
							degree[k]--;
						}
					}
					break;
				}
			}
		}
		printf("\n");
	}
}



<think>好的,我需要回答用户关于TLP排序(TLP Ordering)在PCI Express或网络协议中的概念或实现方法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顾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有没有相关的信息可以直接使用。 用户提供的引用[1]提到,PCIe允许外设直接访问CPU内存或与对等外设交换TLP,这涉及到DMA和TLP的传输,可能和排序规则有关。引用[4]则直接提到了PCIe Ordering Rule中的一条规则:“CPL must not pass P”,这说明PCIe确实有特定的排序规则来确保事务处理的顺序,避免问题。 接下来,我需要解释TLP排序的基本概念。TLP是事务层数据包,用于在PCIe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排序规则确保这些数据包按照正确的顺序处理,避免数据不一致或死锁。例如,写操作可能需要按顺序完成,而读操作可能需要保证返回的数据是最新的。 然后,根据PCIe的规范,存在不同的排序规则。比如,Posted事务(如存储器写)和非Posted事务(如读请求和完成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引用[4]中的规则“CPL不能超过P”可能是指完成包(Completion,CPL)不能超过Posted事务(如存储器写),确保在完成包返回之前,相关的写操作已经完成,避免数据不一致。 另外,实现方法方面,PCIe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可能负责TLP的传输和排序。引用[3]提到存储器写TLP经过地址路由到达根复合体(RC),并进行地址翻译,这可能涉及到路径上的排序控制。同时,交换实体(如交换机)需要支持对等外设之间的TLP交换,这也需要遵循排序规则。 可能还需要提到其他网络协议中的类似机制,比如以太网中的流量控制或TCP的序列号机制,但用户更关注PCIe,所以应集中在PCIe的Ordering Rules上。需要确保引用的内容正确,并自然地标注引用标识。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理解,比如排序规则的重要性、具体规则、与死锁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协议的比较。</think>### TLP排序(TLP Ordering)的概念与实现方法 在PCI Express(PCIe)协议中,**TLP(事务层数据包)排序**是确保数据包按照特定规则有序传输的关键机制。这一机制主要用于避免数据不一致、死锁或竞争条件,尤其是在多设备共享总线或对等通信的场景中[^1][^4]。 --- #### **TLP排序的核心概念** 1. **TLP类型与顺序要求** PCIe定义了多种TLP类型,包括存储器读/写、配置读/写、消息事务等。根据事务的**Posted**(如存储器写)和**Non-Posted**(如读请求及其完成包)特性,排序规则会有所不同: - **Posted事务**(如存储器写)无需等待响应,可立即发送。 - **Non-Posted事务**(如读请求)需要接收方返回完成包(Completion, CPL)[^1]。 2. **关键排序规则** PCIe规范中定义了严格的顺序规则,例如: - **CPL不能越过Posted事务(CPL must not pass P)**:确保完成包不会先于相关的Posted事务到达,避免读操作返回未更新的数据[^4]。 - **同一事务流中的顺序性**:来自同一发起者的TLP需按发送顺序处理。 3. **应用场景** - **DMA操作**:外设直接访问内存时,需保证写操作顺序,防止数据损坏。 - **对等通信**:设备间直接传输数据时,需避免读写冲突[^3]。 --- #### **实现方法** 1. **事务分类与路由** - TLP根据地址或ID路由到目标设备,交换机和根复合体(RC)通过检查TLP头字段确定路径。 - 地址翻译与校验(如ATPT)确保TLP正确映射到目标内存区域。 2. **队列管理与优先级** PCIe设备内部使用多个虚拟通道(Virtual Channels, VC),每个通道可设置独立优先级和排序规则。例如: - **Posted请求队列**:处理无需响应的写操作。 - **Non-Posted请求队列**:管理需要完成包的读请求。 - **完成包队列**:确保CPL按请求顺序返回。 3. **硬件级支持** - **交换实体(Switch)**:根据规则转发TLP,并在多路径中维护顺序性。 - **数据链路层重传**:通过ACK/NAK机制保证TLP可靠传输,同时不破坏排序[^2]。 --- #### **与其他协议的对比** - **网络协议(如TCP)**:通过序列号保证数据包顺序,但属于端到端控制,而PCIe的排序由硬件在链路层实现。 - **总线协议(如PCI)**:PCIe采用点对点架构,通过更复杂的路由和虚拟通道支持更高的并行性与灵活性[^2]。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