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法
文章平均质量分 72
疯狂的挖掘机
保持一颗童心和好奇心...
展开
-
回溯算法的思想以及主要应用
回溯法就是改良版的穷举法。其属于深度优先搜索,由于是全局搜索,复杂度相对高。原创 2023-03-23 10:13:39 · 637 阅读 · 0 评论 -
经典PID控制算法原理以及优化思路
p是控制现在,i是纠正曾经,d是管控未来!只有不忘过往,把握当前,规划未来才能让人生的轨迹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原创 2023-03-16 11:41:08 · 4896 阅读 · 0 评论 -
经典动态规划问题详解以及其主要应用场景
我又学会了动态规划喽!!!!!原创 2023-03-17 11:55:26 · 1836 阅读 · 0 评论 -
贪心算法的原理以及应用
贪心算法自上而下,是动态规划的一个特列。原创 2023-03-20 10:35:16 · 2772 阅读 · 0 评论 -
著名的C/C++框架和第三方库(转载)
转载地址:https://blog.youkuaiyun.com/zz861126/article/details/80408470值得学习的C语言开源项目- 1. WebbenchWebbench是一个在linux下使用的非常简单的网站压测工具。它使用fork()模拟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我们设定的URL,测试网站在压力下工作的性能,最多可以模拟3万个并发连接去测试网站的负载能力。Webbench使用C语言编写, 代码实在太简洁,源码加起来不到600行。下载链接:http://home.tisca转载 2021-04-08 13:14:20 · 830 阅读 · 0 评论 -
23种设计模式(三大类)(转载)
【转】https://www.cnblogs.com/geek6/p/3951677.html【转】https://www.cnblogs.com/tongkey/p/7170826.html【转】https://blog.youkuaiyun.com/xiao190128/article/details/80533324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转载 2020-01-03 22:30:38 · 1292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测量(二)
本章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测量的方法并,它涉及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它解决了当前有些图像特征提取方法无法分离特征层以改善提取精度的问题。与之前的方法相比具有精度更高的优点。算法结构如下图所示:给我的感觉是分水岭算法前置的处理,这个算法我就没有去验证了。仅记录一下。...原创 2019-04-01 17:40:29 · 563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测量(一)
最近看到一篇硕士论文中所研究的内容,在算法上我想想用opencv来实现,故意记录一下。论文名称《基于彩色超声图像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测量算法的研究》,下面所述的内容部分都是摘要其中的内容。 ...原创 2019-04-01 17:20:07 · 1233 阅读 · 0 评论 -
由一张血管图片引发的算法分析(二)
最近用opencv接触到很多好的想法,之前的纯粹用C++编程,相比下用opencv库自带的函数快捷很多,算法接着上面项目来说,不仅仅是要测量血管的外壁,要更改血管的内壁,无奈之下,又重新考虑。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网状结构,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是由于保存成8位bmp格式图片的问题,想通过算法改变成,但实际效果不...原创 2019-03-18 18:24:31 · 594 阅读 · 0 评论 -
由一张血管图片引发的算法分析
过完年之后闲来无事,就拜读了《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这本书,说中阐述了用C++语言处理图片的方法(主要针对.BMP格式的照片),实际工程中用到的一张图片如下所示:这是经过处理后的灰度图,如何计算血管的宽度是这个项目的一个重点 ,将图像放大可以观察到,里面有很多网格状,首先想到将网格装去除,同时也能把血管以外的白点去除,经过简单处理如下: ...原创 2019-02-21 16:57:24 · 1533 阅读 · 5 评论 -
Hough(霍夫)变换原理
一、简单介绍Hough变换是图像处理中从图像中识别几何形状的基本方法之一。Hough变换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点与线的对偶性,将原始图像空间的给定的曲线通过曲线表达形式变为参数空间的一个点。这样就把原始图像中给定曲线的检测问题转化为寻找参数空间中的峰值问题。也即把检测整体特性转化为检测局部特性。比如直线、椭圆、圆、弧线等。二、Hough变换的基本思想设已知一黑白图像上画了一条直线,要求出这原创 2017-07-17 17:19:41 · 789 阅读 · 0 评论 -
50道编程小题目
【程序1】 题目:古典问题:有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问每个月的兔子总数为多少? 1.程序分析: 兔子的规律为数列1,1,2,3,5,8,13,21.... 【程序2】 题目:判断101-200之间有多少个素数,并输出所有素数。 1.程序分析:判断素数的方法:用一个数分别去除2到转载 2017-03-03 12:41:53 · 813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常用的十种算法
算法一:快速排序算法快速排序是由东尼·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在平均状况下,排序 n 个项目要Ο(n log n)次比较。在最坏状况下则需要Ο(n2)次比较,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事实上,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其他Ο(n log n) 算法更快,因为它的内部循环(inner loop)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构上很有效率地被实现出来。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策转载 2016-10-26 15:07:35 · 635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获得想要的浮点数长度(如Float类型的数据)
在工程中,有时候需要使用到float类型的数据,但是编译器给出太长的小数点后面的数据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如何截取固定长的数据显得很重要。在这里主要使用如下的两个函数:sscanf在头文件中:#include 或#include 。作用:截取固定的长的数据sscanf与scanf类似,都是用于输入的,只是后者以键盘(stdin)为输入源,前者以固定字符串为输入源。第二个参原创 2016-10-07 08:47:58 · 9686 阅读 · 0 评论 -
unicode和ansi的区别
什么是ANSI,什么又是UNICODE呢?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编码方式标准,ANSI中的字符采用8bit,而UNICODE中的字符采用16bit。(对于字符来说ANSI以单字节存放英文字符,以双字节存放中文等字符,而Unicode下,英文和中文的字符都以双字节存放)Unicode码也是一种国际标准编码,采用二个字节编码,与ANSI码不兼容。目前,在网络、Windows系统和很多大型软件中得到转载 2016-07-07 15:24:13 · 977 阅读 · 0 评论 -
常用的小型数据库
几个小型数据库的比较From: http://hi.baidu.com/xiaoyujn/blog/item/53dfba8851c7a097a5c272f2.html2007-09-21 11:31Access,MSDE 2000,Embedded Firebird,SQLite等都是可以免费再分发(free redistributable)的数据库。转载 2016-10-24 10:17:08 · 16279 阅读 · 0 评论 -
目标检测算法(一)——常见算法比较
一、分类:帧间差分法、背景减除法和光流法。(1)背景减除法通过统计前若千巾贞的变化情况,从而学习背景扰动的规律。此类算法的缺点是由于通常需要缓冲若干帧频来学习背景,因此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内存,这使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此外,对于大范围的背景扰动,此类算法的检测效果也不理想。Stauffer和Grimson[Stauffer99]提出的高斯混合模型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背景建模方法。高原创 2017-07-17 15:44:50 · 8562 阅读 · 1 评论 -
目标检测算法(二)——具体原理以及实现
主要介绍当前主要目标运动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利用,对这些算法有一个初步了解,文章中设计借鉴其他文章,在这里一一感谢。原创 2017-07-17 16:09:37 · 18074 阅读 · 1 评论 -
目标跟踪算法总汇
1.目标跟踪算法简介 目标跟踪(Target Tracking)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它包含从目标的图像序列中检测、分类、识别、跟踪并对其行为进行理解和描述,属于图像分析和理解的范畴。从技术角度而言,目标跟踪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涉及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同时,动态场景中运动的快速分割、目标的非刚性运动、目标自遮挡和目标之间互转载 2017-07-17 16:14:52 · 2045 阅读 · 1 评论 -
常用排序算法总结
转载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iamfranter/article/details/6825207所谓排序,就是要整理文件中的记录,使之按关键字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列起来。当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都不相同时,排序结果是惟一的,否则排序结果不惟一。在待排序的文件中,若存在多个关键字相同的记录,经过排序后这些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之间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该排序方法是稳定转载 2017-03-15 08:55:40 · 30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