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冒泡排序的总结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所以叫“冒泡排序”。
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C语言:数字排序
#include <stdio.h>
#define SIZE 10
int main()
{
int a[SIZE]={12 ,43,9,13,67,98,101,89,3,35};//十个数的无序数列
int i,j,t;
printf("此程序使用冒泡排序法排列无序数列!\n");
//冒泡排序
for(i=0;i<10-1;i++)//n个数的数列总共扫描n-1次
{
for(j=0;j<10-i-1;j++)//每一趟扫描到a[n-i-2]与a[n-i-1]比较为止结束
{
if(a[j]>a[j+1])//后一位数比前一位数小的话,就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升序)
{
t=a[j+1];
a[j+1]=a[j];
a[j]=t;
}
}
}
printf("排列好的数列是:\n");
//输出排列好得吃数列
for(i=0;i<10;i++)
{
printf("%d ",a[i]);
}
return 0;
}
C语言:字符排序
#include <stdio.h>
#define SIZE 10
int main()
{
char a[SIZE]={'i','l','o','v','e','y','o','u','y','x'};//十个数的无序数列
int i,j;
char t;
printf("此程序使用冒泡排序法排列无序数列!\n");
//冒泡排序
for(i=0;i<10-1;i++)//n个数的数列总共扫描n-1次
{
for(j=0;j<10-i-1;j++)//每一趟扫描到a[n-i-2]与a[n-i-1]比较为止结束
{
if(a[j]>a[j+1])//后一位数比前一位数小的话,就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升序)
{
t=a[j+1];
a[j+1]=a[j];
a[j]=t;
}
}
}
printf("排列好的字符组是:\n");
//输出排列好得吃数列
for(i=0;i<10;i++)
{
printf("%c ",a[i]);
}
return 0;
}
*用函数调用的方式来实现:
#include <stdio.h>
void function(char a[],int);//尤其注意,此处的函数声明必须是char a[],因为这里穿的是地址,不能仅仅使用char
int main()
{
int i;
char a[10]={'i','l','o','v','e','y','o','u','y','x'};//十个数的无序字符数列
printf("此程序使用冒泡排序法排列无序数列!\n");
function(a,10);//调用冒泡排序
printf("排列好的字符组是:\n");
//输出排列好得吃数列
for(i=0;i<10;i++)
{
printf("%c ",a[i]);
}
return 0;
}
void function(char a[],int m)
{
//冒泡排序
int i,j;
char t;
for(i=0;i<m-1;i++)//n个数的数列总共扫描n-1次
{
for(j=0;j<m-i-1;j++)//每一趟扫描到a[n-i-2]与a[n-i-1]比较为止结束
{
if(a[j]>a[j+1])//后一位数比前一位数小的话,就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升序)
{
t=a[j+1];
a[j+1]=a[j];
a[j]=t;
}
}
}
return;
}
知识总结:
冒泡排序法:也叫升序排序法,但是相比起二分法查找只能应用于有序数列,二如何将一个无序数列变的有序就可以使用冒泡排序法!!!
对上面的过程进行总结:
该思想体现在成续上的解法是:
实例:
冒泡排序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数字同样可以应用于字符字母的快速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