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更新缓存策略

缓存策略详解


1、缓存【失效】:客户端请求数据先从缓存中查询,如果没有再查询数据库,最后将数据放入缓存

2、缓存【命中】:客户端从缓存中直接取到数据,返回结果

3、缓存【更新】:客户端写入数据到数据库,成功之后,让缓存失效(下次请求时从缓存中拿不到,则查询数据库,再放入缓存)

4、为什么不采取更新后删除缓存策略?

      防止并发写操作导致脏数据

5、为什么不删除缓存后再更新数据库?

      两个并发请求,一个读操作,一个写操作,如果先删除缓存,读操作会将【旧数据】写入缓存,写操作【更新数据】后也不会更新缓存,导致脏数据一直存在

### Redis 缓存优化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使用 Redis 作为缓存时,优化其缓存策略可以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优化策略及最佳实践: #### 1. 内存淘汰策略的选择 Redis 提供了多种内存淘汰策略,开发者应根据实际场景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常见的内存淘汰策略包括: - **LRU(Least Recently Used)**: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键值对[^1]。 - **LFU(Least Frequently Used)**:淘汰访问频率最低的键值对[^2]。 - **TTL(Time To Live)**:为每个缓存项设置过期时间,自动清理过期数据。 通过合理配置这些策略,可以有效避免内存不足的问题,并确保缓存中保存的是最常用的数据。 #### 2. 数据预热与缓存更新 为了减少缓存未命中率,可以在系统启动或高峰时段前进行数据预热。此外,采用合理的缓存更新策略也很重要,例如: - **写入即更新(Write Through)**:在更新数据库的同时更新缓存[^3]。 - **写后失效(Write Behind)**:在更新数据库后使缓存失效,由下一次请求触发缓存重建。 - **定期刷新**:根据业务需求,定时刷新缓存以保持数据一致性。 #### 3. 使用压缩算法降低内存占用 对于大对象或高并发场景,可以考虑使用压缩算法(如 Snappy、LZ4 等)对数据进行压缩存储。这不仅可以减少内存消耗,还能提高缓存命中率。 #### 4. 分片与集群化部署 当单个 Redis 实例无法满足性能需求时,可以采用分片或集群化部署方案。通过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可以大幅提升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可用性[^2]。 #### 5. 避免缓存雪崩与击穿 - **缓存雪崩**:大量缓存同时失效导致数据库压力激增。可以通过为不同缓存设置随机过期时间来缓解此问题。 - **缓存击穿**:热点数据失效时引发大量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可以使用布隆过滤器或互斥锁(Mutex)机制来解决。 #### 6. 监控与调优 定期监控 Redis 的运行状态,包括内存使用情况、命中率、连接数等指标。结合业务需求,动态调整配置参数以达到最优性能。 ```python # 示例代码:使用 Python 设置 Redis 缓存并设置 TTL import redis client = redis.Strict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key = 'example_key' value = 'example_value' # 设置缓存并指定过期时间为 60 秒 client.setex(key, 60, value) ```
评论 2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