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还是介绍一下群,如果感兴趣PolarDB ,MongoDB ,MySQL ,PostgreSQL ,Redis, Oceanbase, Sql Server等有问题,有需求都可以加群群内有各大数据库行业大咖,CTO,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加群请联系 liuaustin3 ,(共2150人左右 1 + 2 + 3 + 4 +5) 新人奖直接分配到5群,另欢迎 OpenGauss 的技术人员加入。
对没有看错题目,数据库减法,并且是国产数据库产品。的确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某国产数据库,根据市场的环境和自己的产品的特色和定位,做了市场重新的定位和产品的减法。实际上在这篇文章前,我已经从友商的口中听到了这个国产数据库的一些“动作”。
当然友商里面的形容,大多是非正向的,最好的就用一些中立的词汇来描述这个事情。我之前也对这个厂商为什么要这么做,深感疑惑,但看了文章,我明白了,并且我特别为这个厂商的勇气和所做的决定,由衷的感到钦佩。
这里不会提这个厂商的名字,我只是说为什么,为什么他这样做我个人觉得是对的在当下的环境。
1 数据库产品的用户分类越来越明确: 关系型数据库产品的用户,关系型数据库产品中分布式的产品的用户,文档数据库产品的用户,时序型数据库产品的用户 等等,数据库大而全,对于现在的国产数据库产品并不适合,客户在选择产品时都是奔着头部厂商,不同的数据库产品已经有了自己的市场细分的客户群体,比如:云原生数据库第一个被提起的是 POALRDB ,分布式数据库国产的第一个被提起的是 Oceanbase, 替换ORACLE 单体数据库成功的数据库产品是达梦 ,文档数据库产品第一个被想起的是 巨杉, 而时序性数据库第一个想起来的是 四维纵横.
当然如果你和我想起来的不一样也正常,但问我这些种类的数据库产品我第一个想起来就是这些,当然有备选项,但终究是备选项,这里就不提备选项了。
那么这里问题就来了,你是愿意做备选项还是被人第一个想起来的产品,当然是第一个被人提起的产品,而不是想了半天被放到最后的“名字”。
所以在每个分类里面占据第一位是重要的。
2 都知道在分类里面占据第一位是重要的,那么怎么占据第一位,专注自己的产品,比如REDIS 虽然只有20000多行的 C 代码,但他是世界第一的缓存型数据库,当然还有其他的,如aerospike,我这里都不确定我对这个数据库的拼写是否正确,可见第一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数据库这样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客户数量,这代表着很多,很可能是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那么怎么获得第一,这非常难,除了技术以外的因素太多,所以要认清自己的能付出的,和自己在细分领域的回报。一味的什么的都想要,最终的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
如果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技术方向确定,并持续深耕,称为细分领域的NO.1的距离就不会太遥远。比如我们都不关注的文档型数据库,我第一个想到的是 MongoDB, 在这个领域里面他没有对手,因为他只做文档,但如果是平替,如果是国内企业不允许使用mongodb 如何,你能想到的平替产品是什么???巨杉,我目前能想到的也只有他,在国产文档方面我想不出第二个名字。
3 做减法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情况下,各种需求被缩窄,数据库的需求也缩窄,如何能掌握自己能掌握的客户是重要的,也就是你必须是头部的数据库企业,否则你没有什么机会。减法就是用自己最优的力量来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的在业界屈指可数。
广撒网去捞鱼的年代过去了,尤其在当下,对于可以掌握的客户需要有十足的把握,对于民用市场来说,你的口碑更重要,因为可能没有投标,没有标书,没有那些几十页的 POC 要求,有的就是业界你的口碑,然后就有了机会,如果尝试成功,你就占领这块阵地,看似简单,实则是你多年的努力获得的,而不是天天高喊 “妖妖领先”喊出来的。现在的各种企业都在,自主或被迫的开始做减法,被迫和自主意识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被动说明已经到一定的境地,无可奈何的抛弃一些不且实际的计划,而自主是认清自己是谁, 我的客户是谁,我的市场在哪里,而后做的收紧后的集中做事的状态,这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我对某个数据库企业官方发文,告知公众自己的数据库产品在进行精准定位,并对一些之前的事情进行反思,是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