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Papa,一直一来认为一个5岁的孩子能懂什么,能画个画(他们认为的是画的画),能唱个歌(他们认为的歌),找我要各种垃圾食品,不给就哭,或者各种捣乱,让你心烦意乱。
实际上一个5岁孩子的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节日里面和孩子交流和相处的时间的增多,让我加深的了这样的印象。
比如,我们比较晚的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儿园,之前一直是在公立的幼儿园(秒杀的,秒杀过公立幼儿园的都知道,那是很不容易的),而在上了公立幼儿园的连年,孩子基本上是快乐的,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已经到了幼儿园,什么都不学,算数,英语,语文。后来在“当家的”坚持下,今年去了比较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有外教,有辅导班,一座比原来公立幼儿园要“雄伟”的多的幼儿园,当然你的“付出”也要多几倍。
起先我是不大同意的,孩子这么早学这么多有用吗,她会高兴吗,当家的说我抠门,这样的考虑也是有的,因为一般的家庭不大“习惯”这样的付出。
但后来去了这个幼儿园,给我的震动很大,4个月,孩子已经从原来一句英语不会说,到现在开始不停的蹦连贯的英文单词, 数学从原来连从1 到 10 都费劲,到现在已经开始每天做不同的数学题,语文也开始背各种诗词。
但不让人舒服的事情就开始了,因为孩子去的晚,幼儿园里面的孩子有的已经在这里上了2年,所以基础和反应要比我家的强,某天孩子莫名的哭,怎么问怎么不说为什么。后来搞清楚,原来是幼儿园里面的一个“公主”,骂了我家孩子,原因是考试的时候,我家孩子不会算一道算术题,想看她怎写的,她不让看,随后那孩子就脱口一句,“你就是一个废物,这么简单的算数题都不会,你以后没人要”,这句话让我家孩子难过了一个礼拜,并时常苦恼。
刚去幼儿园的时候,由于陌生,没有别的孩子和我们家的孩子玩,后来孩子反映“公主”一撮的孩子有些刻意的冷淡她,她不开心。并且“她“”已经做了努力,在“公主”过生日的时候,购买玩具,送给全班的小朋友,各种“谄媚”,“想和群”的行动。结果还是“公主”们还是公主们,有的时候会施舍的带我们家孩子玩一玩。
后来听“当家的”说其实幼儿园也有两个孩子和我们家孩子要好,但我们家的孩子不愿意和那两个“可爱”的孩子玩,原因是我们家的孩子觉得那两个孩子“太憨厚”而不愿意一起玩。我就纳闷了,啥时候纯真和孩子的“无污染”也成了不被接受的原因。(后来知道其中一个孩子也是新来的)
我们也教育孩子不要太敏感,小朋友不和你玩,可能人家在忙,或者人家过一会可能会和你玩,你不要这么想人家。事实上孩子后面一连串的“炮语”,让我们无法对答。
当然原来公立的幼儿园的小朋友,和我家孩子比较投缘,有几个死党,但后来由于不在一个“世界”也就慢慢没有了联系。可能也是孩子失落的原因。
孩子在周末,还要去学芭蕾舞,这是她自己要求得,因为她在动画片里面看到的美女都是跳芭蕾舞的(就是那几个动画片害的)。当然去学芭蕾舞的钱也是不菲,有的时候我们去早了,孩子就在外面玩,我偶然的一句,你们班里面那个穿黑色芭蕾舞裙的小朋友跳的好,老师好像很喜欢她,你要努力哟。孩子听后我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但后来的确不是,我们去早了,孩子就早早的换上舞服,在空旷的教室,开始劈叉,下腰,然后不时的出来看我的“脸色”。
当然如果你认为5岁的孩子,仅仅到此为止,不是,我们曾经今年在火车上遇到一个 5岁多的孩子,一个男孩,聪明,可以计算100以内各种的算数题,并且计算的方法也很有“套路”,并且还能给你讲出速算的原理,最后还告知那是他自学的,可没人教他。我家的孩子对比瞬时,变得“弱鸡”,原因是座位在一起我们也不想孩子看手机一路,有一个小伙伴搭着也挺好,一路男孩一直很“主导”,让你干这个,让你干那个,指挥这他的爷爷奶奶,加上我们这对叔叔阿姨,你要按照他的“规矩”来,如果你违反那就可怕了,最后这个孩子让我们那一车厢的人“叹为观止”,由于他的爷爷在和他玩的时候,“破坏”了规矩,他将一车厢的人闹得鸡犬不宁,最后连来回巡视的两个列车员也闻风而来,各种的劝,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是各种软的不行,硬的来, 5岁的男孩就这样执着的闹了将近快一个小时,在我们下车的时候,还在闹。
怎么闹,就一句话,你要给他讲清楚为什么你违反规矩,并且违反规矩要怎品惩罚你,你说出的惩罚措施他不满意,然后他能在将上面的话“喊”一遍,好像暴力版的“大话西游”。当时我都佩服这个5岁的男孩的“执着”和“大无畏”,无论是他爷爷奶奶“拳脚相加”,还是各种“苦情戏”,全都没有用。人家就一个目的,你要被惩罚,被惩罚的方式要他满意,并且你要说,你说怎么办,他说让你自己说,他不告诉你。
著名的教育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人格,大约形成与6岁之前,6岁以后你在想去纠正,管教效果就不如6岁之前了,而形成他6岁之前的性格,可能是是在他幼小的时候,他所遭遇的种种(有兴趣的可以听听李教授的只言片语)。
都说成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5岁的世界,也难找寻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