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抖音,一个操着东北口音的姑娘说,自己要到杭州避寒,结果到了以后发现,杭州大雪纷纷,倒是北方艳阳高照。
北方少了北方该有的样子。
其实北方早就下雪了,只不过这场雪无声地下在创业公司CEO的心里,下在突然被裁员的人心里,下在仍然正常上班,但公司老总每天在微信群发消息,暗示要裁员的人心里。
01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知乎裁员的消息:听闻知乎裁员300人。
知乎官方很快做出回应,称只是“结构优化”。
关于网上所传的知乎裁员属于谣言,每年年底公司都会进行员工绩效评估,予以相应的人员调整和结构优化。
“结构优化”这个词,知乎应该是和斗鱼学的。
12月6日,有媒体爆料,直播龙头斗鱼进行了紧急裁员,裁员的人数大概为70多人,为了减少开支,以度过寒冬。
后来发现斗鱼被裁掉的70多人,是一个团队。 斗鱼今年10月份推出,主打东南亚市场的海外版直播产品Doyo,还未出海,先折腰。
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结构优化”这个词就像“不予置评”,都是行话。
以至于网上都出现了这样的段子:辞退10%叫“末尾淘汰”,20%叫“人员优化”,至于裁员?不存在的。
以前,听闻爱情,十有九悲。
现在,听闻裁员,哪个不是虎躯一震,菊花一紧。
当初年少无知,只思爱情之事。
即将成家立业,才读懂生活二字。
心智的成长,没能跟上身份转变的脚步,猝不及防,宛如东南西北风。
02
知乎被曝出裁员消息后,脉脉上很快就有了相关的帖子。
知乎裁员了,几个朋友前段时间去的,没转正,没赔偿。
认证为知乎员工的评论,凭实力打脸“结构优化”。
“上午还在改bug,下午就接到了消息,唉!”
上午改bug,下午就被裁的员工,相较于斗鱼被裁的程序员,已经好了很多。
斗鱼一位被裁员工在自己的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终于,这个冬天,我也被裁员了!》。
他在文中写道:
“本身我也不想写这篇文章的,但是网络上的某些谣言和洗地稿,让我很难以看下去。”
被裁员之后,他每月有近2w的房贷要还,原本还计划要小孩,现在连工作都没了也不敢告诉家里人。
他的一个同事,被裁之后失联了,第二天找到发现是去了同事家里,他们都害怕像去年中兴(跳楼)事件一样。
不仅这些。
华为和BAT停止社招的消息,也是满天飞。
生活真的就像每天扑面而来的负面消息一样,让人焦虑、无助甚至绝望吗?生活真的就不会再有阳光和希望吗?
03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18年的互联网寒冬,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发现只不过是个浪花。在危机到来时,悲观的人觉得是危机,乐观的人觉得是机遇。
1998年东南亚金融海啸,又遇上国企第一次改革,大批蓝领工人下岗。但同样是1998年,也发生了许多不一样的故事。
1995年从美国读完博士,拿着导师给的创业资金回国的张朝阳,创立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后,于1998年正式推出搜狐,熬过了冬天,两年后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了市。
1998年11月,接触到ICQ两年后的马化腾在裁员潮下的冬天,和后来被称为腾讯五虎的张志东等人一起成立腾讯。
当时面对用户暴增没钱买服务器的困境,马化腾也曾想过把QQ卖掉,但无人接盘,之后靠着IDG和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的投资,度过寒冬,现在依旧是国内的社交巨无霸。
1998年,原本在北京外贸局做网页的马云,发现政府的工作很难做,次年回到杭州,在靠着外国友人帮助买下的别墅里,成立阿里巴巴。
04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后,裁员潮更猛烈一些。2008年中国网发布的职场十大热词盘点中,“裁员”位列第四。
中国证券网在金融危机过后没多久(2009年2月),统计了全球名企裁员规模,亚太地区裁员最少的企业,也达到8000人。
同样是2008年,有一些企业却异军突起。
体操王子李宁与意大利体育品牌LottoSports签订协议,以总计不少于9.3亿元人民币的费用,获得该品牌在中国20年的独家制造及代理特许权。快餐连锁企业真功夫从今日资本、联动投资两家风险投资商获得3亿元人民币资金。
假如抛开1998年和2008年,这两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仔细翻看历史,会发现2012年也曾出现一波裁员潮。
诺基亚计划在全球三个工厂裁员4000人,大约占员工总数的8%。百事可乐确认全球裁员8700人,比例高达3%。当时的“百团大战”,包括窝窝团、团宝网等网站都先后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优化”行动。
但同样是2012年。张一鸣在北京成立了今日头条。程维模仿美国的Uber创建滴滴打车。奠定了日后的TMD互联网三小巨头的格局。
05
如何度过2018年的互联网寒冬。
12月9日,42章经发布了一篇关于采访创投圈从业人士的文章,其中一个被采访人说:
“每个基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把住这个口子,只有老板自己知道兜里有没有钱。”
基金都在捂紧钱袋子过冬,而需要融资补血的创业公司就会断了血脉。
雷军在09年1月,也就是中国还未度过农历春年之前,在自己的新浪博客写下《企业过冬的生存技能》。他说在自己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遭遇过多次冬天,也因此总结了许多过冬的方法论。
第一就是要保持充足的现金流。
我在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遭遇过多次冬天,甚至在1997年9月管理北京金山的时候差点发不出工资,所以无论压力有多大,我坚持企业安全第一,保持充足的现金量。
第二点是建立成本意识,而且是要求建立全员成本意识。
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花。
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和建立成本意识是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而言,作为个人如何“过冬”?在前文提到的斗鱼被裁程序员的文章里写道,他的老前辈总结了几点人生经验。
老前辈说的几点人生经验:
1、技能一定要有,无论是什么时候。2、程序员干到年纪大,别去折腾创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了。不要想着当下工作琐碎,没意思。工作本身就是生活一部分。3、互联网公司,来的快,去的也快,OFO,全民TV,还有很多死了的公司。新项目组慎入。4、要有第二技能或者副业傍身。5、不要想着能在某个公司干一辈子。6、老前辈的话,要受听,别人工作10多年,走过来的,大方向不会错,走的坑也比你多。7、有机会,争取去大厂吧。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写道:我们都在阴沟里走,但总有人仰望星空。
冬天已然来临,负面消息会让人焦虑、无助甚至绝望,但总要对生活抱有希望。
面对裁员这场无声无影无形的雪,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默默修炼内功,熬过寒冬,等来年穿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