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加好友一起讨论
博文更新参考时间点:2024-12
高项 - 章节与知识点汇总:点击跳转
文章目录
高项 - 计算题 - 进度类
知识点
- 单代号网络图
- 双代号网络图
- 六标时
-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 进度压缩
- 关键路径
-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进度类计算考察知识点:
- 掌握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各活动的逻辑关系表,自己画出单代号网络图(6标时自己画是从0开始,如果一些题目给的图是从1开始的,请注意到底是几天),双代号网络图,网络时标图最好也要掌握。
- 只给出活动的前后关系,补全单代号网络图每个活动的6标时图(正推法和逆推法需要掌握)。
- 找出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可能不只一条,计算项目的总工期。
- 一些活动的变化会导致关键路径发生改变,注意关键路径的变化问题。
- 掌握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区别,学会计算某个活动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 压缩工期:进行活动压缩时,需要压缩关键活动,压缩可以压缩的活动,压缩代价最小的活动,而且要注意压缩后关键路径是否发生变化。
- 掌握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虚活动”,虚活动是不占用任何时间和资源的,只是为了弥补箭线图在表达活动依赖关系方面的不足。
- 资源平滑的计算(掌握此项目至少需要多少人)。
- 从起点到终点最大长度为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活动之和为总工期,关键路径上活动为关键活动。
- 关键路径上活动总时差 = 自由时差 = 0。
前导图法/单代号网络图
前导图法(PDM),也称紧前关系绘图法,是用于编制项目进度网络图的一种方法,它使用方框或者长方形(被称作节点)代表活动,节点之间用箭头连接,以显示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网络图也被称作单代号网络图(只有节点需要编号)。
前导图法(PDM)单代号网络图,包括活动之间存在的4种类型的依赖关系:
- 结束 --> 开始的关系(F - S型)。前序活动结束后,后续活动才能开始。 例如,只有比赛(紧前活动)结束,颁奖典礼(紧后活动)才能开始。
- 结束 --> 结束的关系(F - F型)。前序活动结束后,后续活动才能结束。 例如,只有完成文件的编写(紧前活动),才能完成文件的编辑(紧后活动)。
- 开始 --> 开始的关系(S - S型)。前序活动开始后,后续活动才能开始。 例如,开始地基浇灌(紧前活动)之后,才能开始混凝土的找平(紧后活动)。
- 开始 --> 结束的关系(S - F型)。前序活动开始后,后续活动才能结束。 例如,只有第二位保安人员开始值班(紧前活动),第一位保安人员才能结束值班(紧后活动)。
六标时网络图
最早开始时间(ES):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EF):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最迟完成时间(LF):为了使项目按时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LS):为了使项目按时完成,某项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总时差 = LS - ES = LF - EF,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 = Min紧后工作的ES - 此活动的EF,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关键路径:所有从开始到结束的路径中,活动历时之和最大的路径。
总工期:关键路径的活动历时之和。
关键活动(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的总时差、自由时差都是0。
总浮动时间和自由浮动时间
总浮动时间:总浮动时间是不延误项目完工日期,路径上活动可推迟的时间。它是针对整个路径而言的,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总浮动时间也就是关键路径(最长路径)和非关键路径的时差。
自由浮动时间:是针对单个活动言的,是指在不影响所有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日期的前提下(有多个紧后活动动时,就是不影响最早开始时间最小的那个活动),某活动可推迟的时间。
计算关键路径的步骤
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PDM)。
用正推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ES、LS、EF、LF,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自由时差。找出所有总时差为零的活动,就是关键活动。
正推法来计算最早时间:某一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 = 指向它的所有紧前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的最大值。某一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EF = ES +T(作业时间)
逆推法来计算最迟时间:某一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LF = 指向它的所有紧后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某一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LS = LF - T(作业时间)
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总和就是项目工期。
箭线图法/双代号网络图
箭线图法(ADM)是用箭线表示活动、节点表示事件的一种网络图绘制方法,这种网络图也被称作双代号网络图。
在箭线图法中,有如下三个基本原则:
- 网络图中每一活动和每一事件都必须有唯一的一个代号,即网络图中不会有相同的代号。
- 任意两项活动的紧前事件和紧后事件代号至少有一个不相同,节点代号沿箭线方向越来越大。
- 流入(流出)同一节点的活动,均有共同的紧后活动(或紧前活动)。
虚活动
虚活动,在网络图中由一个虚箭线表示。虚活动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只是为了弥补箭线图在表达活动依赖关系方面的不足。
活动A和B可以同时进行;只有活动A和B都完成后,活动C才能开始。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是将一般网络图加上时间横坐标,工序之间逻辑关系表达与单代号网络图完全相同。
绘制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的基本符号:用实箭线代表工序,箭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表示工序的作业时间;用波形线代表工序自由时差;用虚线代表虚工序。当实箭线之后有波形线且其末端有垂直部分时,其垂直部分用实线绘制;当虚箭线有时差且其末端有垂直部分时,其垂直部分用虚线绘制。 绘图步骤如下:
- 按节点最早时间,在有横向时间坐标的表格上标定各节点的位置。
- 从每道工序的开始节点出发画出箭线的实线部分,箭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等于该工序的作业时间。
- 在箭线与结束节点之间,若存在空档时,空档的水平投影长度等于该工序的自由时差,用波形线将其连接起来。
时标网络图水平坐标表示工作时间,以实箭线表示项目活动,实箭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该活动的持续时间;以虚箭线表示虚活动,由于虚活动的持续时间为零,故虚箭线只能垂直画;以波形线表示活动与其紧后活动之间的自由浮动时间。
总工期:终点节点与起点节点所在位置的时标值之差。
关键路径:自始至终无波形线的线路。
关键工作:关键路径上的工作
自由时差: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
总时差:Min{从本工作起至结束工作线路上的波形线长度之和}。
例题
例题1
某项目最初网络图如下,为了压缩进度,项目经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了快速跟进方法:在任务A已经开始一天后开始实施任务C, 从而使任务C与任务A并行3天。这种做法将使项目(?)。
A.完工日期不变 B.提前4天完成 C.提前3天完成 D.提前2天完成
解析: 选D
图中显示关键路径为A-C-F,上面的任务完成原本需要20天。下面的任务需要18天,整个项目完成的时间按照最迟完成所需的时间计算,应该是20天;使用快速跟进的方法压缩进度后,任务C节约了3天,即上面的任务完成时间变成了17天,该项目的关键路径变为B-D-G,那么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就是18天,节约了2天。因此,项目提前2天完成。
例题2
一项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是第3天,最晚开始时间是第13天, 最早完成时间是第9天,最晚完成时间是第19天。该任务(?)。
A.在关键路径上 B.有滞后 C.进展情况良好 D.不在关键路径上
解析: 选D
依题意可以画出六标时图:
算出总时差 = 13 - 3或19 - 9 = 10,可判断其不在关键路径上。
例题3
下图中活动“G”可以拖延(?)周而不会延长项目的最终结束日期(单位为周)。
A.0 B.1 C.3 D.4
解析: 选D
G可以拖延多少周而不会延长项目的最终结束日期,也就是问活动G的浮动时间是多少。
首先用顺推法,得出关键路径、项目总工期、每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在此基础上,再用逆推法得到每个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
最后,算出活动G的浮动时间,本题应注意虚活动增加的路径。
上述图中关键路径为D-H-C,项目总工期为12周,活动G所在的路径F-G有4周(12-8)的浮动时间。
例题4
某工程包括A、B、C、D、E、F、G、H八个作业,各个作业的紧前作业、所需时间和所需人数如下表所示(假设每个人均能承担各个作业),该工程的工期应为(?)周。按此工期,整个工程至少需要(?)人 。
A.8 B.9 C.10 D.11
A.8 B.9 C.10 D.11
解析: 选A,B
按照题目要求画出六标时网络图:
得出关键路径:A-C-E-G-H,总时长为:2 + 1 + 2 + 2 + 1 = 8。
由于每个人均能承担各个作业,则按照最少用人选择,应该 >= 8人。
按8人分配试算,C处会浪费(8-5) * 1,G处(8-7) * 2,但是不够F(1 * 3)。因此需求9个人。
9个人的时候,可安排一个人做F,8个人做A,5个人做C,4个人并行做E和BD,7个人做G,8个人做H。
例题5
以下是某工程进度网络图,如果因为天气原因,活动③-⑦的工期延后2天,那么总工期将延后(?)天。
A.0 B.1 C.2 D.3
解析: 选A
找关键路径:1-2-3-4-6-8-9和1-2-3-4-5-6-8-9,工期为19周。
3-7工期延后2天,即G活动的工期变更为6天,
这时候新增了一条关键路径1-2-3-7-8-9,长度还是19
例题6
某工程建设项目中各工序历时如下表所示,则本项目最快完成时间为(?)周。同时,通过(?)可以缩短项目工期。
A.7 B.9 C.12 D.13
①压缩B工序时间 ②压缩H工序时间 ③同时开展H工序与A工序 ④压缩F工序时间 ⑤压缩G工序时间
A.①⑤ B.①③ C.②⑤ D.③④
解析: 选D,A
根据图中表格画出该六标时网络图:
关键路径为:A-B-E-G-I,历时为13周。
由于B、G在关键路径 上,故压缩B、G可缩短项目工期;
F、H 不在关键路径上,压缩它们不能缩短工期;
由于H工序与A工序无并行关系,H是A的紧后活动B的紧后活动,所以不能将H工序与A工序并行。
例题7
依据下面的项目活动网络图中,该项目历时为(?)天。
A.10 B.11 C.13 D.14
解析: 选D
简单不解析了
例题8
在下面的项目网络图中(时间单位为天),活动B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分别为(?),如果活动A的实际开始时间是5月1日早8时,在不延误项目工期的情况下,活动B最晚应在(?)前结束。
A.0,0 B.0,1 C.1,0 D.1,1
A.5月5日早8时 B.5月6日早8时 C.5月7日早8时 D.5月8日早8时
解析: 选B,C
正向推导、反向推导得出B的ES为2,EF为5,LF为6,C的ES为5,EF为9,LS为6,LF为10。
所以:
B的自由时差 = C的ES - B的EF = 5 - 5 = 0,
B的总时差 = B的LS - B的ES = 3 - 2 = 1。
因为B的LF为6,说明最晚可以在5月6日下班的时候完成活动B的工作内容,
也就是5月7日早上8点以前必须完成活动B的工作内容。
例题9
已知网络计划中,工作M有两项紧后工作,这两项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5天和第17天,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6天和第9天,如果工作M的持续时间为9天,则工作M(?)。
A.总时差为3天 B.自由时差为1天 C.总时差为2天 D.自由时差为2天
解析: 选A
画出六标时图,由图可看出M的自由时差是0,总时差是3。
备注:自由时差 = Min(紧后工作的ES) - 此活动的EF。
例题10
某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包括7个作业(A ~ G),各作业所需的时间、人数以及各作业之间的衔接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虚线表示不消耗资源的虚作业),如果各作业都按最早时间开始,那么正确描述该工程每一天所需人数的图为(?)。
A.
B.
C.
D.
解析: 选D
找出关键路径,ABEG,总工期70天
注意各作业都按最早时间开始
例题11
某项目的双代号网络图如下所示,该项目的工期为(?)。
A.17 B.18 C.19 D.20
解析: 选C
标号法非常快的可以算出答案
例题12
某项工程的活动明细如下表项目 总预算由原先的60万元增加到63万元,根据下表,在预算约束下该工程最快能完成时间为(?)周,所需项目总费用为(?)万元。
A.9 B.8 C.14 D.12
A.60 B.64 C.56 D.45
解析: 选择A,A
直接费用 = 10 + 15 +12 + 8 = 45,间接费用 = 12,正常费用 = 45 + 12 = 57。
分析每个活动压缩的费用:
A活动,可以压缩1周,费用增加5万元,平均每周5万;
B活动,可以压缩2周,费用增加2万元,平均每周1万;
C活动,可以压缩1周,费用增加1万元,平均每周1万;
D活动,可以压缩2周,费用增加3万元,平均每周1.5万。
第一步:先压缩C,压缩1周(因为其在关键路径上,增加成本最小才1万元)
直接费用 = 10 + 15 + (12 + 1) + 8 = 46,间接费用 = 11,正常费用 = 46 + 11 = 57。
第二步:再压缩B(第1步压缩后,B已在关键路径上,其压缩成本增加2万元)
直接费用 = 10 + (15 + 2) + 13 + 8 = 48,间接费用 = 11,正常费用 = 48 + 11 = 59。
第三步:继续压缩D
直接费用 = 10 + 17 + 13 + (8 + 3) = 51,间接费用 = 9,正常费用 = 51 + 9 = 60。
无法再继续压缩,所以只能压到第三 步的60万,工期为9。
例题13
项目经理为某政府网站改造项目制作了如下双代号网络图(单位:天),该项目的总工期为(?)天。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活动2 - 7比计划提前了2天,活动8 - 10实际工期是3天,活动6 - 7的工期增加了3天,判断对项目总工期的影响:(?)。
A.40 B.37 C.34 D.32
A.没有影响 B.增加了2天 C.增加了3天 D.增加了4天
解析: 选B,B
把各路径列出来算就可以了:
S-1-4-5-8-9-E:4 + 7 + 6 + 8 + 1 + 3 = 29
S-1-4-5-8-10-E:4 + 7 + 6 + 8 + 4 + 3 = 32
S-2-7-5-8-9-E:3 + 14 + 2 + 8 + 1 + 3 = 31
S-2-7-5-8-10-E:3 + 14 + 2 + 8 + 4 + 3 = 34
S-3-6-7-5-8-9-E:6 + 9 + 5 + 2 + 8 + 1 + 3 = 34
S-3-6-7-5-8-10-E:6 + 9 + 5 + 2 + 8 + 4 + 3 = 37
活动2-7比计划提前了2天,活动8-10实际工期是3天,活动6-7的工期增加了3天,
对各路径影响如下:
S-1-4-5-8-9-E:4 + 7 + 6 + 8 + 1 + 3 = 29
S-1-4-5-8-10-E:4 + 7 + 6 + 8 + 4 + 3 = 32 - 1 = 31
S-2-7-5-8-9-E:3 + 14 + 2 + 8 + 1 + 3 = 31 - 2 = 29
S-2-7-5-8-10-E:3 + 14 + 2 + 8 + 4 + 3 = 34 - 2 - 1 = 31
S-3-6-7-5-8-9-E:6 + 9 + 5 + 2 + 8 + 1 + 3 = 34 + 3 = 37
S-3-6-7-5-8-10-E:6 + 9 + 5 + 2 + 8 + 4 + 3 = 37 - 1 + 3 = 39增加了两天。
例题14
下面为某项目规划的进度网络图(单位: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过程B-E比计划延迟了2周,活动J-K比计划提前了3周,到该项目的关键路径(?),总工期是(?)周。
A.A-D-G-I-J-K B.A-B-F-K C.A-B-E-H-K D.A-D-F-K
A.15 B.14 C.13 D.12
解析: 选C、A
关键路径为A-B-E-H-K,总工期是15周,简单
例题15
某项目包含A、B、C、D、E、F、G七个活动,各活动的历时估算和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则活动C的总浮动时间是(?)天,项目工期是(?)天。
A.0 B.1 C.2 D.3
A.14 B.15 C.16 D.17
解析: 选D,D
可根据上面例题,画出六标时图,关键路径为ADFG,工期为17。
ACEG的长度为14,所以C可以推迟3天而不会影响工期。
例题16
某项目包含A、B、C、D、E、F、G、H、1、J一共10个活动, 各活动历时估算与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则该项目工期为(?),活动C的总浮动时间是(?)。
A.17 B.18 C.19 D.20
A.2 B.3 C.4 D.5
解析: 选B,D
直接上图
关键路径:ABEGHJ = 2 + 4 + 3 + 2 + 4 + 3 = 18
C的最长路径:2 + 2 + 2 + 4 + 3 = 13,总浮动时间是18 - 13 = 5天。
例题17
某项目各活动先后顺序及持续时间如下表所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为(?)。执行过程中一名工程师因病缺席,导致活动D延期2天,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A.CBDG B.CEFG C.CADG D.CBFG
A.应为活动D增加更多资源 B.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C.需要为关键路径上的任务赶工 D.应改进项目所需技术
解析: 选D,B
直接画图,这里省略了。
通过图发现,CBFG是关键路径,D在非关键路径上,有3天的总时差,所以延期2天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例题18
一个软件研发项目使用迭代开发,共计进行3次迭代,每次迭代的工作分解均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证。该项目的活动关系表如下:
则该项目的工期为(?),在迭代3需求分析时,用户提出需求变更,导致迭代3的代码编写的持续时间增加了5天,其他活动持续时间不变,则项目整体持 续时间将增加(?)天。
A.52 B.54 C.56 D.58
A.0 B.1 C.3 D.5
解析: 选C,C
如图所示关键路径为: ABCFGJK,总时间为56天,用户提出需求变更,导致迭代3的代码编写的持续时间增加了5天,由于活动I的总时差为2,所以增加5天会导致关键路径延长3天。
例题19
下图是某项目的进度网络图,则在保障不会影响项目总工期的情况下,活动E 最多能拖延()天。
A.0 B.1 C.2 D.3
解析: 选A
关键路径为: ADEH,总工期为11天,E在关键路径上,总时差为0,所以选A。
例题20
某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活动如下表所示,则该项目中(?)活动不需要在监控模块上传功能 (M) 活动前必须完成。项目总工期是(?)天。由于负责设备权限功能 (H) 研发的小王临时出差,导致该功能工期延长了9天,则项目总工期延期(?)天。
A.信息维护功能(F) B.设备权限功能(H) C.身份认证功能(G) D.监控功能(K)
A.148 B.150 C.154 D.160
A.0 B.3 C.5 D.9
解析: 选择B,C,A
首先画出单代号网络图:
根据图示,可以发现FGK都必须在M之前完成,所以选择H,第1问答案选择B。
根据图示,关键路径为:ABCDEFGKLNOQR,总工期为:
16 + 3 + 8 + 17 + 10 + 21 + 12 + 23 + 12 + 15 + 10 + 5 + 2 = 154,第2问答案选择C。
根据图示,H活动有9天的总时差,延误9天不影响总工期,所以,31问答案选择A。
例题21
在项目某阶段的实施过程中,A活动需要2天2人完成, B活动需要2天2人完成,C活动需要5天4人完成,D活动需要3天2人完成,E活动需要1天1人完成,该阶段的时标网络图如下。该项目组共有8人,且负责A、E活动的人因另有安排,无法帮助其他人完成相应工作,且项目整个工期刻不容缓。以下(?)安排是恰当的,能够使实施任务顺利完成。
A.B活动提前两天开始 B.B活动推迟两天开始 C.D活动提前两天开始 D.D活动推迟两天开始
解析: 选D
假定负责A活动的两人,其中有1个人可以实施E活动。这两个人另有安排,无法帮助其他人完成相应工作,且项目整个工期刻不容缓。那么项目组还剩下6个人,B活动有3天的浮动时间,D活动有2天的浮动时间。 C活动为关键路径,没有浮动时间,人力资源也不能释放。因此,选择推迟D活动两天开始,等B活动结束、释放出两人之后,D活动利用这两个人完成工作。
备注:AE 不能帮其他人,AE自己可以互帮
例题22
某项目的时标网络图如下(时间单位: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负责实施的工程师误操作发生了质量事故,需整顿返工,造成工作4-6拖后3周,受此影响,工程的总工期会拖延(?)周。
A.0 B.1 C.2 D.3
解析: 选B
本题计划的网络图中关键路径长度为22周,"工作4~6"不在关键路径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4~6"拖后3周后,此时它用掉"工作6~9"两周的自由时差,还引起整个项目工期1周的延期,此时关键路径长度为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