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珠CCD或CMOS成像RGB数据 光谱重建

1. 源由

本文主要为了通过摄像头CCD或者CMOS传感器对灯珠成像数据分析、重建灯珠可见光范围光谱数据的研究,从原理和方法上论证可行性。

随着照明技术迅猛发展,LED技术日渐成熟。LED产品由于具备经久耐用、节能且价格低等优势,已成为照明行业的绝对力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与人们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近日,医学专家担忧LED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甚至是失明。早在1966年Nell等研究发现蓝光的照射可以引起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其中,波长400-460纳米之间的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在2010年国际光协会年会中,世界顶尖光学专家一致指出: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
蓝光对人眼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导致近视、白内障以及黄斑病变的眼睛病理危害和人体节律危害。

  • 损结构:有害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种损坏是不可逆的。蓝光还会导致黄斑病变。人眼中的晶状体会吸收部分蓝光渐渐混浊形成白内障,而大部份的蓝光会穿透晶状体,尤其是儿童晶状体较清澈,无法有效抵挡蓝光,从而更容易导致黄斑病变以及白内障。
  • 视疲劳:由于蓝光波长短,聚焦点并不是落在视网膜中心位置,而是离视网膜更靠前一点的位置。要想看清楚,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视疲劳。长时间视觉疲劳,可能导致人们近视加深、出现复视、阅读时易串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影响正常学习与工作。
  • 睡不好:蓝光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褪黑色素是影响睡眠的一种重要激素,是促进睡眠、调节时差。

按照现行的国内外标准GB/T 20145-2006/CIE S009/E:2002和CTL-0744_2009-laser决议,对各类LED照明产品进行的光生物安全的检测及评判结果,并且较客观地分析了目前我国LED照明产品的蓝光危害的实际情况。
鉴于光谱采集和分析设备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价格成本高,且通常在专业实验室或者研究机构。本文从日常环境入手,期望通过具备CCD或CMOS的设备(比如:手机,摄像头等)进行光源(灯珠)成像数据逆向重构光谱,进而由光谱数据对光源(灯珠)健康指数进行量化评估。

2. CCD和CMOS传感器结构和原理

CCD/CMOS作为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通常以百万像素〈megapixel〉为单位。规格中的多少百万像素,指的就是CCD/CMOS的解析度,也代表着有多少感光元件。
CCD/CMOS传感器是当前被普遍采用的两种图像传感器,两者都是利用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进行光电转换,将图像转换为数字数据,而其主要差异是数字数据传送的方式不同。 这种转换的原理与 “太阳能电池”效应相近,光线越强、电力越强;反之,光线越弱、电力也越弱的道理,将光影像转换为电子数字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CD 和 CMOS 在结构上,ADC的位置和数量是最大的不同。简单的说,CCD每曝光一次,在快门关闭后进行像素转移处理,将每一行中每一个像素(pixel)的电荷信号依序传入“缓冲器”中,由底端的线路引导输出至 CCD 旁的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串联 ADC 输出;相对地,CMOS 的设计中每个像素旁就直接连着 ADC(放大兼类比数字信号转换器),讯号直接放大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