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处理检查流程与方法
1. 批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表
HISDB数据库中的【批处理流程控制表(T_BAT_CTRL)】: 用于控制批处理所需执行的步骤,以及控制步骤顺序。
HISDB数据库中的【清算日期状态表(T_STL_DT_ST)】:清算日期及清算日使用日志的表体、清算场次、日切窗口、场次切换窗口等。
HISDB数据库中的【备份清理控制表(T_BACKCLEAN_CTRL)】: 用于控制备份清理所需执行的步骤,并记录备份清理的状态,包括错误代码,执行时间等。
BATDB数据库中的【批处理流程状态表(T_BAT_ST)】:控制某一清算日的批处理流程。
2. 批处理检查说明
1) 批处理任务:
它是针对公司业务平台后台系统而设计的处理任务,从日切开始到清理结束,批处理流程顺序在【批处理流程控制表(T_BAT_CTRL)】说明了。要注意这张表中的几个字段:TASK_SEQ(任务号), PARENT_SEQ(父任务号), FIRST_CHILD_SEQ(第一个子任务号), TASK_NM(任务名称), PRE_TASK_SEQ(前置任务号), OP_TP(操作类型)
2) 批处理步骤生成过程
第一,【批处理流程控制表(T_BAT_CTRL)】说明了批处理的所有步骤,之后由【清算日期状态表(T_STL_DT_ST)】的PRE_SETTLE_DT字段指定了需要清算的日期的数据,也就是指定了批处理中的执行清算及之后的步骤的日期。要想了解执行批处理的清算日期为哪一天可以从业务平台的“业务操作”->“批处理操作”中的清算日期可以查找到。
第二,由以上两点,后台系统生成BATDB数据库中的【批处理流程状态表(T_BAT_ST)】的数据,注意批处理流程状态表中几个字段:"SETTLE_DT","TASK_SEQ","PARENT_SEQ","FIRST_CHILD_SEQ","TASK_NM","PRE_TASK_SEQ","LEAF_IND","CHILD_P_KEY","REDO_SUP","OP_TP","OP_DT","OP_TM","TASK_ST","ERR_CD"。后台系统自动执行“生成批处理步骤”一步时,批处理中有“备份”和“清理”两步操作数据需要生成,这是根据HISDB数据库中的【备份清理控制表(T_BACKCLEAN_CTRL)】中的数据来生成的值。【备份清理控制表(T_BACKCLEAN_CTRL)】需要注意几个字段: "OPR_OBJ","OPR_TP","OBJ_POS","DEST_OBJ","SH_CMD","EXPORT_MD","LAST_OPR_STL_DT","ERR_CD"。
3) 批处理测试要点
第一,检查“生成批处理步骤”时产生的数据库记录是否完整。这是在【批处理流程状态表(T_BAT_ST)】中检查的。
第二,后台系统每次到点执行一步批处理任务时,要么对数据库相应表进行了操作,要么生成了相关的文件。此时要检查表的变化和文件的增添删除。
3. 批处理检查过程
测试过程就是检查批处理过程中对系统产生的期望影响与实际影响是否一致。
1) 日切
检查KBPS交易日志表是否由一张表切换到了另一张表中。T_TXN_LOG_1与T_TXN_LOG_2之间的相互切换。如果切换了,则表明正常
2) 日志迁移
检查KBPS当前交易日志表中是否包含23:00-23:30的交易日志
3) 生成批处理步骤
根据【批处理流程控制表(T_BAT_CTRL)】的模板和【清算日期状态表(T_STL_DT_ST)】的PRE_SETTLE_DT字段生成下一个日期的批处理任务。
检查【批处理流程状态表(T_BAT_ST)】中SETTLE_DT=PRE_SETTLE_DT值的批处理步骤是否完整。
4) 批切
5) 预备份
不明确怎么测试?
有两个子步骤
6) 准备清算流水
7) 获得清算起止时间戳
8) 对账文件装载
9) 交易对账
10) 计费清算
11) 文件生成
12) 报表生成
13) 备份
备份包括十二小步:
备份离线交易日志表
备份离线WEB日志表
备份交易日志表
备份WEB日志表
备份MNG日志表
备份系统日志表
备份终端信息表
备份清算明细表
备份预清算日志表
备份终端质检信息表
备份前置请求交易日志表
备份前置应答交易日志表
14) 清理
清理包括十三小步
清理交易日志表
清理WEB日志表
清理离线交易日志表
清理离线WEB日志表
清理历史库交易日志表
清理历史库WEB日志表
清理MNG日志表
清理系统日志表
清理清算任务日志表
清理清算明细表
清理预清算日志表
清理前置请求交易日志表
清理前置应答交易日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