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_DPI 对比

PPI --- 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目。pixels per inch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pixel)数目。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当然,显示的密度越高,拟真度就越高。

  pixels per inch是图像分辨率的单位,图像ppi值越高,画面的细节就越丰富,因为单位面积的像素数量更多,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图片因品牌或生产时间不同可能有所不同,常见的有72ppi,180ppi和300ppi,默认出来就是这么多(A710拍出的是180ppi,个人感觉此参数好像影响不大,一般没人提起这个)。dpi(dots per inch)是指输出分辨,针对于输出设备而言的,一般的激光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是300dpi-600dpi,印刷的照排机达到1200dpi-2400dpi,常见的冲印一般在150dpi到300dpi之间。

  目前最高PPI:  索尼公司在其出品的设备Xperia S采用的4.3寸720P屏幕达到342像素/英寸(ppi)。

  HTC公司在其出品的设备Rezound采用的4.3寸720P屏幕达到342像素/英寸(ppi)。

  苹果公司在其出品的设备iphone4,iphone4S,ipod touch4采用的Retina屏幕达到326像素/英寸(ppi)。

  魅族公司在其出品的设备M9采用的ASV屏幕亦达到326像素/英寸(ppi)。

  摩托罗拉公司在其出品的设备RAZR系列的 MT917和XT928 采用的Splice LCD屏幕达到330像素/英寸(ppi)

PPI计算公式:


DPI 和 PPI的区别

概念

  ppi (pixels per inch):图像的采样率 (在图像中,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数目)

  dpi (dots per inch): 打印分辨率 (每英寸所能打印的点数,即打印精度)

  打印尺寸、图像的像素数与打印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下列的计算公式加以表示:

  图像的横向(竖向)像素数=打印横向(竖向)分辨率×打印的横向(竖向)尺寸,

  图像的横向(竖向)像素数/打印横向(竖向)分辨率=打印的横向(竖向)尺寸。

  针对特定的图像而言,图像的像素数是固定的,所以,打印分辨率和打印尺寸便呈现反比的关系。

  例如:希望打印照片的尺寸是4*3inch,而打印分辨率横向和竖向都是300dpi,则需要照相机采集的像素数至少为(300*4)*(300*3)=1080000像素,约一百万像素。采集的像素数过低会降低图像的打印质量,过高也不能提升打印质量。

ppi

  ppi(pixels per inch)是图像分辨率的单位,图像ppi值越高,画面的细节就越丰富,因为单位面积的像素数量更多,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图片因品牌或生产时间不同可能有所不同,常见的有72ppi,180ppi和300ppi,默认出来就是这么多(A710拍出的是180ppi,个人感觉此参数好像影响不大,一般没人提起这个)。 dpi(dots per inch)是指输出分辨,针对于输出设备而言的,一般的 激光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是300dpi-600dpi,印刷的照排机达到1200dpi-2400dpi,常见的冲印一般在150dpi到300dpi之间。

对比

  ppi和dpi确实是两个概念,但是有些事情是约定成俗的,图片的ppi无法反映这张图片能在冲印店得到的冲印质量,不如你去店里试试看,你问问操作员你的图片是72ppi会得到什么样的冲印质量,多数操作员会一头雾水。在冲印店里只用dpi,因为我们拿去的图片必定是为了输出成照片,对于操作人员,他要知道的就是你的图片像素和你所需要印制的尺寸,这两个要素构成了dpi,所以尽管不规范,对于需要冲印的图片我们只有用dpi的大小来沟通。

  “拿到Photoshop里面改成300ppi,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增大了图像的体积”因为这样的改法是固定图像大小(尺寸)下对ppi的修改,它导致了图片像素不真实的扩大,因此导致图片体积的扩大而且图像质量并无改善(多出来的像素都是差值计算出来的),正确的办法是,先按照你所需要扩印的尺寸的比例裁切你的图片,然后固定图片的像素(把“重定义图片的像素”前面的勾去掉)和比例,在“文档大小”里把宽度和高度调整到你所想要的扩印尺寸一致,这时候出来的ppi就是你的图片在这个冲印尺寸下可以得到的dpi,若低于120说明印出来的效果会比较差,120~200说明效果还可以,300是最好的效果,若大于300,先把“重定义图片的像素”前面勾上再修改ppi到300或更低。

  (注:300dpi是冲印机的极限,大于300dpi的图片将对照片清晰度无任何改善,实际上250就够了,就算你输入大于300dpi的图片文件到冲印机,冲印机也会先把图片计算成300dpi的再进行扩印,另外可别小看冲印机的300dpi,冲印机300dpi的照片素质是任何打印设备所无法逾越的。)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释“上色/草稿几何体DPI”是什么意思。首先,用户可能是在图形设计、3D建模或打印等领域遇到这个概念,需要明确DPI在这里的应用场景。 DPI是“每英寸点数”(Dots Per Inch),通常用于衡量分辨率,比如打印机或显示器的输出精度。但在“上色”“草稿几何体”这两个上下文中,可能需要分别分析。 “上色”可能涉及纹理贴图或图像处理,这里DPI可能指纹理的分辨率,影响细节清晰度。高DPI意味着更多细节,但文件更大。需要确认在3D渲染或绘图软件中,纹理DPI如何影响最终效果。 “草稿几何体”可能指建模时的基础模型,草稿阶段可能使用低DPI以节省资源,加快处理速度。而最终输出时提高DPI保证质量。需要举例说明不同DPI设置的影响,比如在3D打印中,DPI高可能模型更精细,但处理时间更长。 还要考虑不同软件中DPI的设置位置调整方法,帮助用户实际操作。可能需要区分屏幕显示物理输出的DPI差异,比如屏幕显示常用PPI,而打印用DPI,但有时混用。 总结时需强调DPI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含义应用,帮助用户根据需求调整设置。同时检查是否有相关术语混淆,确保解释准确。</think>### 分步解释:上色/草稿几何体DPI的含义 #### 1. **DPI的基本定义** - **DPI(Dots Per Inch)**:即“每英寸点数”,是衡量图像或物理输出(如打印、雕刻)精度的单位。数值越高,细节越清晰,但文件体积计算资源消耗也越大。 --- #### 2. **“上色”中的DPI** - **应用场景**:常见于纹理贴图、数字绘画、3D渲染等。 - **具体含义**: - **纹理贴图**:若为3D模型上色时使用$1024\times1024$像素的纹理(对应约300 DPI),则近距离观察时细节更丰富。 - **数字绘画**:若画布设置为300 DPI,打印输出时清晰度高于72 DPI(屏幕显示常用值)。 - **公式示例**: $$ \text{所需像素尺寸} = \text{物理尺寸(英寸)} \times \text{DPI} $$ 例如打印6英寸×4英寸图片,300 DPI需$1800\times1200$像素。 --- #### 3. **“草稿几何体”中的DPI** - **应用场景**:3D建模、快速原型设计、工程草图。 - **具体含义**: - **草稿阶段**:可能使用低DPI(如72-150 DPI)简化几何体,加速预览编辑。 - **最终输出**:切换至高DPI(如600-1200 DPI)确保3D打印或渲染时表面光滑无锯齿。 - **对比示例**: - 低DPI草稿:文件体积小,但边缘呈现锯齿状。 - 高DPI成品:文件体积大,但曲面过渡自然。 --- #### 4. **实际调整方法** - **软件操作**: 1. **Photoshop/Illustrator**:新建文件时直接设置DPI。 2. **Blender/Maya**:在纹理导出或渲染设置中调整贴图分辨率。 3. **3D打印切片软件**:设置层高(类似DPI概念)控制打印精度。 - **权衡建议**: - 草稿阶段:优先速度,DPI设为150以下。 - 成品输出:根据载体选择DPI(屏幕72-150,印刷300+,3D打印依材料而定)。 --- #### 5. **常见误区** - **DPI vs PPI**:PPI(Pixels Per Inch)用于屏幕显示,DPI用于物理输出,但常被混用。 - **“越高越好”陷阱**:过高的DPI可能导致性能瓶颈,需按实际需求平衡。 --- ### 总结 - **上色DPI**:决定颜色纹理的精细度,影响视觉效果。 - **草稿几何体DPI**:平衡建模效率与输出质量,优化工作流程。 - **核心原则**:根据使用场景(屏幕/打印/3D打印)阶段(草稿/成品)动态调整DPI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