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互连:
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完成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本质是网络数据传输,即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也称为网络通信。 根据网络互连的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1.1 局域网
(1)局域网是指本地,局部组建的一种私有网络。 局域网内的主机之间能方便的进行网络通信,又称为内网;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在没有连接的情况下, 是无法通信的。
(2)局域网常见连接方式
①基于网线直连
②基于集线器组建
集线器:进行数据复制和信号放大,工作在物理层。
③基于交换机的组件
交换机:根据目标地址将数据只发给对应目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④基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组建
路由器:用于完成一种寻路功能的设备,工作在网络层
1.2 广域网
通过路由器,将多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在物理上组成很大范围的网络,就形成了广域网。广域网内部的 局域网都属于其子网。
2、网络通信基础
2.1 IP地址
概念: IP地址主要用于标识网络主机、其他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的网络地址。简单说,IP地址用于定位主机 的网络地址。 就像我们发送快递一样,需要知道对方的收货地址,快递员才能将包裹送到目的地。
格式: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如: 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通常用“点分十进制”的方式来表示,即 a.b.c.d 的形式(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如: 100.4.5.6。
特殊IP 127.*的IP地址用于本机环回(loop back)测试,通常是127.0.0.1 本机环回主要用于本机到本机的网络通信(系统内部为了性能,不会走网络的方式传输),对于开发网络通信的程序(即网络编程)而言,常见的开发方式都是本机到本机的网络通信。
2.2 端口号
概念: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用于标识主机网络地址,端口号可以标识主机中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进程。简单说:端口号用于定位主机中的进程。 类似发送快递时,不光需要指定收货地址(IP地址),还需要指定收货人(端口号)。
格式: 端口号是0~65535范围的数字,在网络通信中,进程可以通过绑定一个端口号,来发送及接收网络数据。
注意事项: 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端口,一个端口只能分配给一个人。(把进程看成一个人,端口看成手机号,一个人(进程)和另一个人(进程)进行通信,需要写明手机号(端口),才能进行通信)。
2.3 协议
(1)协议,网络协议的简称,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即网络数据传输)经过的所有网络设备都必须共同遵从 的一组约定、规则。如怎么样建立连接、怎么样互相识别等。只有遵守这个约定,计算机之间才能相互通信交流。
(2)网络协议分层
① OSI七层模型
② TCP/IP 5层协议(4层,省略了物理层)
a. 物理层:硬件角度保证数据转换/在网络介质中如何有效传播
b. 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内部一台主机到另一台主机的连接通信问题(冲突域、广播域)
c. 网络层:实现数据路由的功能基础上,最终实现跨局域网的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
d. 传输层:实现主机上任意进程到另一台主机上任意进程通信的问题
e. 应用层:实现自己的业务问题(业务不同、协议不同)
3、封装与解包(分用)
在应用层进行封装(发送数据时)与解包(接收数据时)。
(1)发送数据时要进行封装(必须携带分包和解包信息)
(2)接收时需要进行解包/分用(根据本层控制信息)
4、跨局域网的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流程
(1)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①长期目标:最终目标
②短期目标:根据长期目标,在每个阶段计算短期目标。
(2)通信流程
把大唐、女儿国、天竺分别看成三个局域网,把城市(福州、A、1)看成主机,把人看做进程。
首先,要实现长安到灵山(跨局域网)的通信,必须实现大唐、女儿国、天竺(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要实现相邻局域网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路由器实现。
实现过程:李世民(进程1)在长安(主机1)——>福州(主机1.1)——>五指山(路由器1,根据路由器提供的信息,找到主机2)——>城市A(主机2)——>德里(路由器2,提供信息)——> 城市1(主机3)——>灵山(主机3.1),释迦牟尼(进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