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频通过模拟人眼的立体视觉,使我们能够感受到深度和距离,提供了一种更加真实而富有沉浸感的视觉体验。长期以来,大量3D视频内容并没有使用专用的视频编码标准,而是使用通用的视频编码标准进行编码。主要的做法是将3D视频以SBS(side by side)的形式,把左右两个视点合并到一帧画面中,再将合并后的序列进行编码。混合编码架构作为业界主流的视频编码技术架构体系,其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主要由两个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WG11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和ITU-T SG16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联合推动。
主流3D视频编码技术
左右视图格式(3D偏振光眼镜)、MPEG-4、MV-HEVC、H.264 MVC
各类技术优缺点
编码格式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MV-HEVC | 1、质量更好,提供比264提供更高的压缩效率,适合于带宽受限环境 | ||
2、MV-HEVC设计与HEVC兼容,可在不支持的设备上降级为HEVC服务 | 编解码过程比MVC更加复杂,需要更多计算资源 | 1、带宽有限环境 | |
2、网络流媒体 | |||
3、由于其多视角编码的支持,更适合专业空间视频的分发 | |||
H.264 MV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