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超时机制的队列锁及复合锁详解
1. 带超时机制的队列锁(TOLock)
1.1 超时机制概述
在 Java 的 Lock 接口中, tryLock() 方法允许调用者指定一个超时时间,即调用者愿意等待获取锁的最长时间。若在超时时间内未获取到锁,尝试将被放弃,该方法会返回一个布尔值来指示锁获取是否成功。
对于 BackoffLock 请求,放弃请求很简单,线程只需从 tryLock() 调用中返回即可,且超时操作是无等待的,仅需常数步。然而,队列锁算法的超时处理则复杂得多,若线程直接返回,其后续排队的线程将陷入饥饿状态。
1.2 TOLock 实现思路
TOLock 基于 CLHLock 实现,是一个支持超时机制的队列锁。它采用虚拟节点队列,每个线程会在其前驱节点上自旋,等待锁的释放。当线程超时时,不能直接放弃其队列节点,因为其后继者将无法得知锁已释放。因此,TOLock 采用了一种懒处理方式:线程超时时,将其节点标记为已放弃,队列中的后继者若发现其自旋的节点已被放弃,便会开始在前驱节点的前驱节点上自旋,同时还能回收被放弃的节点。
1.3 TOLock 代码实现
1.3.1 类定义及字段
public class TOLock implements Lock{
static QNode AVAILABLE = new QNode();
AtomicReference<Q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