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可定向性测量与三维表面细化算法
1. 形状可定向性测量
在许多领域,确定形状的方向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在机器人领域,这有助于找到合适的抓取位置;在计算机视觉中,以物体为中心和定向的坐标系进行处理,可以使描述对物体的某些几何变换具有不变性,并加速后续的匹配等操作。然而,现有的形状方向估计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1.1 现有方法的局限性
常见的基于最小化点到直线距离平方积分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当满足特定条件 $\mu_{11} = \mu_{20} - \mu_{02} = 0$ 时,距离函数 $F(\theta)$ 变为常数,该方法无法确定形状的方向。这不仅适用于所有 $n > 2$ 的 $n$ 重旋转对称形状,还适用于许多更一般的形状。
1.2 可定向性测量的需求
由于方向估计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形状可定向性的测量方法,来描述形状具有明显(但不一定唯一)方向的程度。可定向性量化了方向估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3 可定向性测量的基本性质
我们期望所有可定向性测量方法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 对于任何形状,测量的可定向性值在区间 $[0, 1]$ 内。
- 圆的可定向性测量值等于 0。
- 测量的可定向性在相似变换下保持不变。
此外,理想情况下:
- 可定向性测量值等于 0 的唯一形状是圆。
- 可定向性测量值等于 1 的唯一形状是直线段(即矩形的长宽比趋于无穷大时的极限)。
1.4 可定向性测量方法
- 基于矩的方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8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