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基础与管理全解析
1. HDFS 架构基础
HDFS 采用主从架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元素:
- Namenode :由运行 GNU/Linux 操作系统的普通硬件和 Namenode 软件构成。Namenode 所在的系统充当主服务器,负责管理文件系统命名空间、调节客户端对文件的访问,以及执行文件系统操作,如文件和目录的重命名、关闭和打开等。
- Datanode :同样基于运行 GNU/Linux 操作系统的普通硬件和 Datanode 软件。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 Datanode,负责管理本节点的数据存储。它们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执行文件系统的读写操作,并按照 Namenode 的指令进行块的创建、删除和复制等操作。
- Block :用户数据通常存储在 HDFS 的文件中,文件会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段,这些段被称为块,存储在各个数据节点上。HDFS 读写的最小数据单位就是块,默认大小为 64MB,但可根据需求在 HDFS 配置中进行调整。
HDFS 有以下几个重要目标:
- 故障检测与恢复 :由于 HDFS 包含大量普通硬件,组件故障频繁,因此需要具备快速自动的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
- 处理海量数据集 :每个集群需要数百个节点来管理具有海量数据集的应用程序。
- 数据就近计算 :计算在数据附近进行时,能够减少网络流量,提高吞吐量,尤其适用于处理海量数据集的场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