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指令Nios II系统设计:浮点运算与性能优化
1. 定制指令与Nios II系统概述
现代软核处理器可通过Avalon或AIX等外设总线,将常被称为定制知识产权(CIP)的定制逻辑紧密集成到微处理器中。若核心与CPU紧密耦合,则称之为定制指令(CI),可避免外部总线操作带来的长延迟。例如图像处理协处理器,或定制位操作等。
不过,在考虑使用CI时,有以下与处理器和算法相关的因素需要考虑:
- 对于“慢速”处理器,如Xilinx PicoBlaze或Nios II/e,使用CI有望获得最大改进。而对于ARM Cortex - A9或Nios II/f,改进可能不太显著。高度流水线化的处理器使用CI甚至可能运行更慢。
- 只有当硬件实现快速且紧凑时,算法才能获得大幅改进。像DCT或FFT中所需的位反转等位操作,或加密算法中的开关盒,使用CI会带来显著改进。但对于256点FFT,使用蝶形处理器时仅提高了45 - 77%,此时为定制算术电路进行大量的CI设计工作可能并不值得。
2. 浮点数字格式与操作
浮点系统旨在在大动态范围内提供高分辨率,当定点系统因动态范围有限而无法解决问题时,浮点系统常能提供解决方案,但会带来速度和复杂度的代价。大多数微处理器浮点系统遵循发布的单精度或双精度IEEE浮点标准,而基于FPGA的系统也可采用自定义格式。
标准归一化浮点字由符号位s、指数e和无符号(小数)归一化尾数m组成,代数表示为:
[X = (-1)^s \times (1 + m) \times 2^{e - bias}]
若指数用E位表示,则偏置值为:
[bias = 2^{E - 1} - 1]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