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P2P系统与Web服务选择技术解析
嵌入式P2P系统的服务发现方案
在嵌入式P2P系统中,服务发现是一项关键技术。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服务发现,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一些方案在选择超级节点时,主要考虑距离(以通信延迟衡量)。当超级节点没有注册客户端时,会将其停用,但活跃的超级节点即便没有收到客户端的查询,也会进行自我广告宣传。与之不同的是,有一种新的提议,当超级节点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服务发现消息时才将其停用,这样可以节省网络流量。
新提议在选择超级节点时,主要考虑其匹配功能,并且超级节点不会注册客户端,以节省内存消耗。同时,还会根据超级节点的当前能力动态设置其广告半径,有助于保持客户端节点与超级节点之间的比例处于合理范围。
还有一些方法将节点组织成半结构化网络,超级节点存储服务合同,并进行语法和语义上的匹配。而新提议的架构支持任何匹配方法,通过引入辅助节点,能够实现高效准确的服务发现机制,可匹配任何类型的查询。
另外,有一个高层服务发现架构,它能使不同的合同语言和匹配算法共存,并允许不同(多半径)网络之间进行底层通信。新提议可以作为垂直中间层集成到类似的多层架构中,定位并路由消息到能够执行所需匹配功能的设备,同时对底层的多半径网络以及合同(查询)语言和匹配算法进行抽象。
下面是新提议与其他方案的对比表格:
| 方案特点 | 其他方案 | 新提议 |
| ---- | ---- | ---- |
| 超级节点选择依据 | 距离(通信延迟) | 匹配功能 |
| 超级节点停用条件 | 未注册客户端 | 未收到服务发现消息 |
| 客户端注册情况 | 超级节点注册客户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