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身份的数据保护合规挑战
1. 自主身份与区块链技术
自主身份项目的发展与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和主流应用努力密不可分。区块链技术的支持者对自主身份解决方案的成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这将是区块链技术首次广泛应用。
eIDAS 法规定义了信任服务的级别,为创建不同的合法身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了监管环境。此外,身份提供者必须遵守数据保护法规,如 GDPR。然而,遵守这些欧洲监管框架具有挑战性,因为现代身份提案基于去中心化技术,这增加了复杂性。而且,“隐私设计”规范义务虽有可能得到保障,但所选技术工具和架构的合规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许多适用的法律规范依赖于特定领域,某些领域(如金融市场和机构)受到严格监管。这些不同的法律义务之间存在冲突,使得适用的法律规则与技术目标之间的紧张关系难以调和。
2. 共同的控制愿景
2.1 自主身份的设计原则
2016 年,密码学家 Christopher Allen 以设计选项清单的形式提出了自主身份概念的基本设计原则。他描述了一个由个人控制的身份生态系统的核心原则,该系统不依赖于特定的强大技术基础设施或私人、公共实体。自主身份在之前的身份管理系统(从集中式到联合式再到以用户为中心)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十个基本原则优先考虑用户自主性:存在性、控制权、访问权、透明度、持久性、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同意权、最小化和保护。这些原则确保用户成为其个人数据的唯一守门人。
2.2 法律与技术层面的控制原则
从法律角度看,《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旨在提供法律框架,确保个人对个人数据的控制。GDPR 第 7 条直接强调“自然人应控制自己的个人数据”。这一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8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