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阵列反向散射技术:原理、应用与挑战
1. 空间音频录制性能
在空间音频录制方面,麦克风阵列反向散射技术展现出了一定的性能特点。通过波束形成和降噪技术来增强定向音频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峰值信噪比(PSNR)会随着标签到接收器的距离增加而下降。当距离低于 1 米时,PSNR 超过 50dB。
为评估用户体验质量,采用五级评分标准(1:差,2:差,3:一般,4:好,5:优秀)对单声道和多声道音频进行主观质量评估。用户聆听波束形成后的音频并与参考声音进行比较后给出体验评分。在测试中,会考虑透明度、音色、回声、谐波失真、量化误差和背景噪声等属性。单声道音频的平均质量评分为 3.62,多声道音频(主要关注立体声或空间效果的主观印象)的平均评分为 3.37。需要注意的是,波束形成是一个完全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麦克风阵列反向散射只需进行 PPM 或 DPPM 基带采样,无需额外操作。
| 音频类型 | 平均质量评分 |
|---|---|
| 单声道音频 | 3.62 |
| 多声道音频 | 3.37 |
2. 超声成像应用
该技术除了用于空间音频录制,其包括 PPM 或 DPPM 电路以及反向散射传输的系统设计还可用于超声成像,辅助医疗诊断。只需将麦克风传感器替换为支持超声的传感器即可。超声频率高于 20kHz,其频率带宽比人耳可接受的声音大得多。较高的频率意味着较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