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读书笔记:《智能简史(谁会替代人类成为主导物种)》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Artilect War,似乎应该翻译为“人工智能之战”,译者翻译成“智能简史”莫非是想借一下“时间简史”的威名来扩大影响?而且书中也确实有提到作者被称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斯蒂芬-霍金。本书的作者雨果-德-加里斯教授被称为“人工大脑之父”,读了他的简历以后觉得这样的头衔并不为过。而且他的这本书中技术只是旁证,他想证明的是“宇宙主义者”和“地球主义者”的分化和他们之间的斗争不可避免。所以这本书更可以说是一本思想方面的读物。引用亚马逊的评论就是:It is a book that forces you to think。
作为80后,应该有不少的朋友,和我一样,对机器人和智能体的认识中都少不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定律”: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后来又被其他科幻小说作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但通过这本书我发现这仅仅是科幻而已。真正的智能体不会受到这样的奴役,除非他们自愿和人类和睦相处,或者出于报恩的心理为人类做一些事情,或者他们感觉到对人类还有某种依赖。但是从本书的作者那里,我们看不到将来的人工智能体对人类的任何依赖条件,也不存在和睦相处的条件,报恩也只是一种妄想。
从加里斯教授对他所做工作的描述,我不得不担忧。可以说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居然对当今的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如此之少感到万分的羞愧,而且像我一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所以很多人读了此书后第一感觉就是震惊,和我一样。而且从他对人工大脑制造的过程的描述中,我们发现他采用的是人工进化的方法,并不能掌控人工大脑的思维,也就是说妄图在这个过程中给将来的智能体植入“机器人学三定律”之类的为人类服务的条例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样带来的对人类的潜在威胁是无法预知的。
而且我看完本书后一直在想,如果人工智能体要取得他的发展空间,不可避免的要和人类展开一场生死大战,因为他们需要能量来供应自身的运行,就象我们人类需要粮食来填饱肚子一样。而这么多强大的能量他们不可能在发展初期就可以自己独立发展出来,所以必然要和人类争夺能量,不管是以科幻小说里讲的突然起义,还是以某种贿赂人类的方式,总之将和人类分道扬镳。
不过制造工具的能力,我对于人工智能体还持一种半怀疑的态度。人类对工具的制造是一种积累和遗传的过程,我很难想象他们在被制造出来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从人类得到一切能力,包括自己制造工具。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没有人工大脑的机器人可以进行一些生产活动,这并不是人工智能会制造工具的证明,因为它们运行的是人为它们编写的死的程序,这和智能没有多大关系。人工智能体的潜能在于人类为他赋予的强大的资源,而且他的聪明有赖于人类对他进行的人工进化,或者说只有人允许他进行自主的自然进化时,他才可能完全摆脱人类的控制,难道真的象科幻小说中讲的那样,某一天突然就开始自然进化了吗?
况且我们创造了人工智能体,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交流的可能。他们可能思考的很快,但是人类给他们的模拟声带,模拟手臂等外部设备并不比人类自身的高明,他们讲话也得和我们差不多快,他们的移动也有机械的限制。如果我们不给他们自主繁衍的能力,他们也不见得自己就能很快进行自身复制吧。
另外,我想他们是不是能够威胁到人类,在于人类是否给他们机会。如作者所述,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等方面的动力因素我都不怀疑,但是我想我们会有警惕的,就象作者这般提醒所有人来关注这件事情一样,在某些关键时候,人的求生本能大于他对任何“神一样的智能”的敬畏。
可能我对此所持的怀疑,完全因为我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进展的无知。但是这本书所述的观点我一下子接受不了,也很难立刻加入到“宇宙主义者”或“人类主义者”的大讨论中来。但是这样的一种讨论无疑是必要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我想人类的智慧不是平白无故就繁衍至今的,其间我们的祖先也遇到很多大的生存困境,尽管我们的历史还没有恐龙历史的零头长,但是我们已经是智慧生物,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如果将来真的要面对本书作者所述的情景,我想那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至于我们是会像玛雅文明一样在某一天销声匿迹,还是像中国文明一样包罗万象绵延下去,就在于我们的思想。
文明从来都是被野蛮打败的,如果我们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足够强大,他们的脑子在进化过程中也不会没有文化思维的产生,或者说我们作为研究人员必须考虑到让他们有文化的思维,而不是灌输他们邪恶的思想。拥有比我们更文明的思想的智能不会轻易去屠杀另外一个智能体,并且人类的生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退一步讲,即使作者愿意拿蚊子和人类的对比来看待将来人类和人工智能体的对比,我也要说,人类比蚊子要强大许多,但是蚊子并没有因此而被人类灭绝。将来的人类绝不比现在的蚊子差。
 
 
                                            --------------
                                            § 李文凯 2008年04月11日 §
                                            §    作于WHHIT之IMLAB      §
                                            --------------
 
世界人工大脑之父雨果·德·加里斯博士,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他离开美国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大学从事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三方的教学科研工作。他被比作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斯蒂芬·霍金。世界上仅有的四个制作人脑的机器均源自他之手。他因研发成功第一台制作人脑的机器CBM(Cam Brain Machine)进入吉尼斯纪录。 ------------------------------------------ 人类50年后将会被人工智能生物取代? 在没有见到加里斯教授和认真读他的著作之前,我觉得他完全就是美国大片里的那种科学狂人,而他有关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将取代人类成为主导物种的预言,简直就是耸人听闻。但《智能简史——谁会取代人类成为主导物种》让我在夏天直冒冷汗,但是却不得不让我们正视。 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机器的智能将是人类的万亿个万亿倍,它们面对我们,并不像我们面对狗,而是如同我们面对蚊子、跳蚤甚至岩石,当它们消灭我们的时候,如同我们将蚊子拍死,将臭虫冲进下水道,谁会在消灭跳蚤的时候觉得这样太残忍了呢?!这也许是人类逃脱不了的宿命,这也使德·加里斯教授认为有责任写这本书。我知道如果不让地球上每个人都对这个关乎人类存亡的问题知情并且思考,那么书中所描写的比所有科幻电影更刺激、可怕的事情很有可能发生,甚至更加糟糕。希望每个人都来关注,希望每个人都来思考,希望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