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网络、缓存与计算:集成框架解析
1. 引言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络、缓存和计算等领域的创新,这些创新通过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智能家居等发展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网络领域,软件定义网络(SDN)将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实现网络可编程控制,相比传统网络范式,更易引入新抽象概念,简化网络管理和促进网络演进。信息中心网络(ICN)利用网络内缓存减少重复内容传输,以内容为中心,支持可扩展和高效的内容检索,增强移动性和安全性。
在计算领域,云计算虽被广泛采用,但因云与边缘设备距离远,难以满足低延迟应用需求,且传输大量数据不经济。为此,雾计算和移动边缘计算被提出,将计算资源部署到离终端设备更近的地方。
然而,网络、缓存和计算这三个重要领域传统上是分开处理的。为在未来网络中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必要将这三种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因此,提出了软件定义网络、缓存与计算(SD - NCC)的集成框架,以提高端到端系统性能。其动机如下:
- 从应用角度看,网络、缓存和计算是应用的基础资源,对这些资源的管理、控制和优化会显著影响应用性能。
- 在现有SDN、ICN和云/雾计算的工作中,这些资源是分开管理、控制和优化的,可能导致性能不佳。
- 集成框架有潜力显著提高应用的端到端性能。
该框架的主要贡献包括:
- 提出SD - NCC框架,系统集成网络、缓存和计算,支持数据检索和计算服务,结合SDN的可编程控制和ICN的信息中心思想,实现资源动态编排。
- 定义和开发框架的关键组件: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
- 呈现综合系统模型,将联合缓存/计算策略和服务器选择问题建模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