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利用预测:多数据源分析与实验评估
1. 漏洞与利用分析
为了评估聚合不同数据源对早期识别受威胁漏洞的重要性,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 利用可能性分析 :通过分析每个数据源提及的漏洞的利用概率,强调了开放数据源对补充 NVD 数据的价值。从表 1 可以看出,不同数据源的漏洞利用情况存在差异。
| 数据源 | 漏洞数量 | 被利用漏洞数量 | 被利用漏洞百分比 | 总漏洞百分比 |
| ---- | ---- | ---- | ---- | ---- |
| EDB | 799 | 74 | 21% | 6.3% |
| ZDI | 824 | 95 | 31% | 6.5% |
| DW | 378 | 52 | 17% | 3.0% |
| ZDI/DW | 1,180 | 140 | 46% | 9.3% |
| EDB/ZDI/DW | 1,791 | 164 | 54% | 14.2% |
-
基于时间的分析 :分析了有报告利用日期的被利用漏洞(194 个),发现超过 93% 的漏洞在 NIST 披露之前没有检测到实际攻击。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零日攻击,可能是由于漏洞信息提前泄露、其他来源先验证发布漏洞或攻击者持续利用目标直到被发现。此外,ZDI 和 NVD 的漏洞披露日期差异较小,EDB 中几乎所有有 PoC 存档的被利用漏洞在 PoC 可用的前 100 天内就会在野外被发现。DW 数据库中,超过 60% 的被利用漏洞首次提及时间在利用日期前后 100 天内。
-
多数据源融合的漏洞利用预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