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布局规划与设计全解析
1. 关键概念概述
印刷电路板(PCB)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其功能,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导体的电感、电气应力、布局设计规则、元件放置规则、导体的宽度、厚度、间距、形状、布线等,同时还要兼顾制造和组装的可行性与成本。
2. PCB 导体相关特性
2.1 导体电感
在设计快速信号或高速逻辑电路的导体图案时,电感耦合是主要关注点。即使在时钟频率仅为 10 kHz 的逻辑电路中,矩形信号的高频分量也可能引发问题。对于特定类型的 35μm 铜导体厚度的覆铜板,可通过相关图表计算不同宽度平行导体的电感。
2.2 高电气应力
随着 PCB 互连密度的增加,设计师需要逐渐减小导体间距和导电部件的尺寸,这自然会导致 PCB 中电气应力的增加。高电气应力可能引发退化机制,设计师需要提供足够的绝缘距离,以确保绝缘可靠性达到期望水平。
3. 布局设计基本规则
3.1 布局设计的三条基本规则
- 元件之间无干扰。
- 导体不相互交叉。
- 相邻导体之间有足够的间距。
一般来说,每个孔中只有一个引脚,且引脚必须穿过孔,不能与其他引脚焊接。轴向元件的引脚通常与本体轴线平行,除非另有规定。
3.2 元件放置规则
- 在高灵敏度电路中,先放置关键元件,使关键导体长度最短。
- 在不太关键的电路中,按信号流顺序排列元件,以实现最小的总导体长度。
印刷电路板布局规划与设计全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