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的基础设施管理:基础设施即代码的挑战与原则
1. 引言
新一代的基础设施管理技术,如虚拟化、云计算、容器、服务器自动化和软件定义网络等,本应使 IT 运营工作摆脱繁琐,实现日常维护自动化、自动纠正基本问题,并让系统保持更新。然而,大多数 IT 团队虽采用了部分新技术,工作方式却未显著改变,仍忙于救火、处理日常用户请求和执行重复性任务。不过,也有一些团队利用这些新技术彻底改变了工作方式,这就是“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
2. 基础设施技术的新趋势
2.1 虚拟化与云计算的优势
- 虚拟化 :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概念与提供它们的硬件资源解耦,带来诸多好处:
- 资源利用率更高:资源需求不高的应用可与其他应用共享硬件。
- 工作负载分配更高效:工作负载可在硬件池之间转移。
- 资源供应更便捷:只要基础设施中有容量,就能快速轻松地供应计算资源。
- 云计算 :为管理虚拟化资源添加了接口模型,进一步带来优势:
- 资源分配自动化:可通过脚本或软件系统以编程方式分配、供应和释放计算资源。
- 自助服务模式:用户可按需分配资源。
- 成本分摊:计算资源成本可在更大用户群体中分摊。
2.2 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
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在过去十年左右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