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入 n(>0)名学生的姓名、学号、成绩,分别输出成绩最高和成绩最低学生的姓名和学号。
输入格式:
每个测试输入包含 1 个测试用例,格式为
第 1 行:正整数 n
第 2 行:第 1 个学生的姓名 学号 成绩
第 3 行:第 2 个学生的姓名 学号 成绩
... ... ...
第 n+1 行:第 n 个学生的姓名 学号 成绩
其中姓名和学号均为不超过 10 个字符的字符串,成绩为 0 到 100 之间的一个整数,这里保证在一组测试用例中没有两个学生的成绩是相同的。
输出格式:
对每个测试用例输出 2 行,第 1 行是成绩最高学生的姓名和学号,第 2 行是成绩最低学生的姓名和学号,字符串间有 1 空格。
输入样例:
3
Joe Math990112 89
Mike CS991301 100
Mary EE990830 95
输出样例:
Mike CS991301
Joe Math990112
代码实现:
n = int(input())
student = []
for i in range(n):
name, id, score = input().split(' ')
student.append((name, id, int(score)))
student.sort(key=lambda x: x[2], reverse=False)
print(student[0][0] + ' ' + student[0][1])
print(student[-1][0] + ' ' + student[-1][1])
类似表格一样的东西,可以用list来存储
从键盘输入一长串数据时,用input().split('分隔使用的符号')
比如:
从键盘输入: 小圆;S22150812042;100
使用 name, id, score = input().split(';')
则得到 name= ‘小圆’ id = ‘S22150812042’ score = ‘100’
也就是说,此时student列表被分成了三列(如下图所示)
name | id | score |
student.sort(key=lambda x: x[2], reverse=False)
这句代码的意思是:在student列表中以关键字score为基准进行排序
lamda函数介绍:https://blog.youkuaiyun.com/weixin_48077303/article/details/115432398
举个栗子:
g=lambda x:x+1
print(g(1))
#结果为2
list.sort()函数默认由低到高排序,本题中reverse=True,证明是由低到高排序
list[0][不重要] 是逆序后的第一行,即分数最高的
list[-1][不重要]是逆序后的最后一行,即分数最低的。直接用负数,就代表是倒着来的,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