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论中,熵(entropy)是接收的每条消息中包含的信息的平均量,又被称为信息熵、信源熵、平均自信息量。这里,“消息” 代表来自分布或数据流中的事件、样本或特征。(熵最好理解为不确定性的量度而不是确定性的量度,因为越随机的信源的熵越大。)来自信源的另一个特征是样本的概率分布。这里的想法是,比较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当它发生了,会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一些其他的原因,把信息(熵)定义为概率分布的对数的相反数是有道理的。
如果有一枚理想的硬币,其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机会相等,则抛硬币事件的熵等于其能够达到的最大值。我们无法知道下一个硬币抛掷的结果是什么,因此每一次抛硬币都是不可预测的。因此,使用一枚正常硬币进行若干次抛掷,这个事件的熵是一比特,因为结果不外乎两个——正面或者反面,可以表示为 0, 1 编码,而且两个结果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若进行 n 次独立实验,则熵为 n,因为可以用长度为 n 的比特流表示。但是如果一枚硬币的两面完全相同,那个这个系列抛硬币事件的熵等于零,因为结果能被准确预测。现实世界里,我们收集到的数据的熵介于上面两种情况之间。
另一个稍微复杂的例子是假设一个随机变量 X,取三种可能值
生信自学笔记(十一):熵与信息量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04 18:37:35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