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compose up -d 是一个用于 通过 Docker Compose 在后台启动多容器应用 的命令

  1. docker compose
    表示调用 Docker Compose 工具,用于管理基于 YAML 文件定义的多容器应用。

  2. up
    核心指令,作用是根据 docker-compose.yml 文件中的配置,创建并启动所有定义的服务、网络、卷等资源

    • 如果容器未创建,会先构建镜像(如果定义了 build)或拉取镜像(如果定义了 image),再启动容器。

    • 如果容器已存在但未运行,会直接启动。

  3. -d(或 --detach
    让容器在 后台运行(detached 模式),终端不阻塞,不实时打印容器日志。

  4. 本地开发环境
    快速启动一个包含多个服务的完整应用栈(如 Web 服务 + 数据库 + 缓存),无需手动逐个启动容器。

  5. 编写 docker-compose.yml 文件
    定义服务、网络、卷等资源(例如:一个 Python Web 应用 + Redis + PostgreSQL)。

    yaml

    version: '3.8'
    services:
      web:
        build: .
        ports:
          - "8000:8000"
        depends_on:
          - redis
          - db
      redis:
        image: redis:alpine
      db:
        image: postgres:13
        volumes:
          - postgres_data:/var/lib/postgresql/data
    volumes:
      postgres_data:

    version: '3.8' services: web: build: . ports: - "8000:8000" depends_on: - redis - db redis: image: redis:alpine db: image: postgres:13 volumes: - postgres_data:/var/lib/postgresql/data volumes: postgres_data:
    • 运行命令
      在包含 docker-compose.yml 的目录下执行:

      docker compose up -d
    • 结果

      • 所有服务在后台启动。

      • Web 服务监听 8000 端口,并自动连接到 Redis 和 PostgreSQL 容器。

      • PostgreSQL 的数据通过卷持久化。

    • 一键部署测试环境
      在测试服务器上,通过一条命令拉起整个应用的容器化版本,简化部署流程。

    • 生产环境部署
      结合编排好的 docker-compose.yml,确保服务依赖、网络配置、持久化存储等按预期运行。

    • 微服务架构
      同时管理多个关联的微服务容器,统一控制它们的生命周期。

    • 运行命令
      在包含 docker-compose.yml 的目录下执行:

      docker compose up -d
    • 结果

      • 所有服务在后台启动。

      • Web 服务监听 8000 端口,并自动连接到 Redis 和 PostgreSQL 容器。

      • PostgreSQL 的数据通过卷持久化。


常用操作补充

命令说明
docker compose down停止并删除所有容器、网络(保留卷)
docker compose logs查看容器日志(可加服务名如 logs web
docker compose ps查看运行状态
docker compose stop停止容器(不删除)

注意事项

  • 文件名称与路径
    默认使用当前目录下的 docker-compose.yml,若文件名为其他(如 docker-compose.prod.yml),需通过 -f 指定:

    docker compose -f docker-compose.prod.yml up -d
  • 服务依赖
    depends_on 仅控制启动顺序,不确保服务已就绪。若需等待服务可用,需结合健康检查(healthcheck)或其他工具。

  • 资源更新
    修改 docker-compose.yml 后,需重新运行 docker compose up -d 以应用变更,但已有数据卷不会被自动删除。

1. Docker:容器化引擎

功能
  • 核心能力:构建、运行和管理单个容器(Container)。

  • 关键操作

    • 通过 Dockerfile 构建镜像(Image)。

    • 通过 docker run 启动容器。

    • 管理容器生命周期(启动、停止、删除等)。

    • 管理镜像、网络、数据卷等资源。

使用场景
  • 单容器应用的开发、测试和部署(如运行一个 Nginx 服务器或 Python 脚本)。

  • 快速验证某个服务的容器化可行性。

# 构建镜像 docker build -t my-app . # 运行容器(单容器) docker run -d -p 80:80 --name my-web nginx


2. Docker Compose:多容器编排工具

功能
  • 核心能力:通过一个 YAML 文件(docker-compose.yml)定义和编排多容器应用,管理服务依赖、网络、数据卷等。

  • 关键操作

    • 通过 docker compose up 一键启动所有服务。

    • 统一管理多个关联容器的生命周期。

    • 自动处理容器间的网络通信(通过服务名直接访问)。

使用场景
  • 需要同时运行多个关联服务的应用(如 Web + 数据库 + 缓存)。

  • 开发环境中快速复现多服务协作的完整栈。

  • 简化本地测试和持续集成(CI)流程。

# 启动所有服务(后台运行) docker compose up -d # 停止并删除所有关联容器 docker compose down


3. 核心区别对比

特性DockerDocker Compose
管理对象单个容器多个容器组成的应用栈
配置方式命令行参数或 DockerfileYAML 文件(声明式配置)
网络通信需手动创建网络并连接容器自动创建专用网络,服务名直接通信
依赖管理无原生依赖管理通过 depends_on 定义启动顺序
适用场景单容器场景多服务协作的复杂环境
复杂度简单,适合单一任务简化多容器管理,适合复杂应用

4. 协作关系

  • Docker 是基础:Compose 底层依赖 Docker 引擎,本质是对 Docker 命令的封装和增强。

  • Compose 是扩展:通过 YAML 文件将多个 Docker 命令组合成一个连贯的工作流。


5. 实际案例对比

场景:启动一个 Web 应用(需同时运行 Web 服务 + Redis + PostgreSQL)
  • # 手动创建网络 docker network create my-network # 启动 PostgreSQL docker run -d --name db --network my-network -e POSTGRES_PASSWORD=secret postgres # 启动 Redis docker run -d --name redis --network my-network redis # 启动 Web 应用(假设镜像已构建) docker run -d --name web --network my-network -p 8000:8000 my-web-app
  • Docker Compose 实现

    # docker-compose.yml version: '3.8' services: web: image: my-web-app ports: - "8000:8000" depends_on: - db - redis db: image: postgres environment: POSTGRES_PASSWORD: secret redis: image: redis

    运行:

    docker compose up -d # 一键完成所有操作
### CNN卷积核的空间不变性 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卷积操作具备空间不变性的特性,这意味着无论特征出现在输入数据的哪个位置,只要该模式存在,模型都能识别出来[^1]。具体来说,在卷积过程中使用的滤波器(即卷积核)在整个图像上滑动并执行相同的操作,这使得同一组权重能够检测到不同位置上的相似图案或边缘。 这种机制允许CNN自动学习如何捕捉平移不变性——即使目标物体在图片的不同区域移动,仍然能被正确分类。例如,如果一张照片里有一只猫位于画面左侧还是右侧并不影响最终判断其为“猫”。因此,通过共享权值的方式实现了高效而强大的表示能力。 ### 卷积核的冗余性及其影响 关于卷积核中存在的潜在冗余现象,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通道都对特定任务有用;某些过滤器可能携带重复的信息或者贡献较小。当多个卷积核捕获几乎相同的视觉模式时就会形成所谓的“冗余”。 一方面,过多不必要的参数不仅增加了计算成本还可能导致过拟合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适当减少这些无意义连接有助于简化架构设计、加速训练过程以及提高泛化性能。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如剪枝(pruning)[^2]等技术来消除不重要的连接从而构建更紧凑有效的模型。 ```python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PrunedC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num_classes=10): super(PrunedCNN, self).__init__() # 假设这里已经应用了一些方法去除了部分冗余卷积核 self.conv1 = nn.Conv2d(in_channels=3, out_channels=64, kernel_size=3) def forward(self, x): x = F.relu(self.conv1(x)) return x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