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层模型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的“真相”都掩藏在海平面以下网络世界,更是如此。
平时在家里访问各种网页或QQ时,我们操作无外乎点击图标,打几个字而已,但对于计算机和网络中转设备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2.如果将复杂的流程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子过程
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复杂问题简单化
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问题
3.OSI参考模型
ISO于1984年颁布了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一个开放式体系结构,它规定将网络分为七层,从下往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分层 功能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输出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量控制和差错校验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链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电气特性
4.TCP/IP参考模型
TCP/IP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l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早期的TPC/IP模型是一个四层结构,从下往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借鉴了OSI的七层参考模型,将网络接口层划分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形成了一个新的五层结构。TCP/IP是一系列协议的集合,所以严格的称呼应该是TCP/IP协议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