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rxiv.org/pdf/1705.02801.pdf
这篇论文列举了目前graph embedding算法,将其分为“因式分解”、“随机游走”、“深度学习”三类,在不同的任务上评估其效果,最后提了点发展方向
前言
- 图在生物蛋白质结构、社交网络、词共现网络中应用
- 图分析任务可以分为:
- 节点分类(随机游走、提特征)
- 链路预测(相似性方法、最大似然法、概率模型)
- 聚类(基于距离)
- 可视化 - 模型通常作用于:原始图邻接矩阵,或一个生成的向量空间内
- 获取结点的向量表达的挑战:
- 选择一个属性。结点的向量表示应表达图结构或者结点关系
- 伸缩性。需要适应大型图结构的计算需求
- embedding的维度。大维度信息更全,小维度关系表达更好 - 论文的贡献:
- 对现有算法分四类,并描述其研究方向和挑战等
- 系统分析不同算法对应不同问题的效果,测试其效果,综合比较。。。以及鲁棒性、超参等
- 做了个python包,GEM
定义
- 图(Graph):图 G(V,E) G ( V , E ) ;结点 V={ v1,v2,...,vn} V = { v 1 , v 2 , . . . , v n } ;边 E={ eij}ni,j=1 E = { e i j } i , j = 1 n ;邻接矩阵S, sij≥0 s i j ≥ 0
- 第一相似度(First-order proximity): sij s i j 是 vi v i 和 vj v j 的第一相似度
- 第二相似度(Second-order proximity): si=[si1,...,sin] s i = [ s i 1 , . . . , s i n ] 表达第一 vi v i 与邻居的相似度集合,第二相似度为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