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的空气质量系统
1. 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回顾
空气质量监测是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人们9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的今天,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早期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主要依赖手动空气质量监测系统(AAQMS)。这些系统使用高容量采样设备,在目标区域连续采样几天,然后将样本手动转移到数据分析中心。整个过程通常需要2-7天,包括样本收集、手动转移到实验室、分析和控制措施。由于需要大量人力操作,这些系统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1 手动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局限性
- 耗时长 :从样本采集到数据分析需要数天时间,无法提供实时数据。
- 人为错误 :手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影响数据准确性。
- 成本高 :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难以大规模推广。
2. 开放路径监测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开放路径监测系统(Open Path Monitoring System)逐渐取代了部分手动系统。这种系统不是在特定的局部点进行测量,而是考虑了在扩展测量路径上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TIR)原理操作,使用一系列反射器将红外辐射传输到几百米远的地方,再通过望远镜聚焦反射的辐射,测量光束强度的衰减,以显示目标空气中气态浓度的存在细节。
2.1 开放路径监测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 缺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