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道: 菩提萨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对出壳之前的油然恐惧目前已经依此克服了, 但接下来发现到了一个更难以逾越的障碍. 表面上看, 这个障碍就是呼吸. 我可以依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而超离肉体的感知和主观欲望, 虽然身体会对灵魂的执意离开产生自发反应, 但这并不是大问题. 问题在于, 能够意识到万物本虚, 通过返观内照而证悟佛果的不是别的, 就是自己的思想, 那么思想又如何跟呼吸扯上关系的呢? 这就要看所谓思想是如何而来, 它来自于学习和理解, 对佛陀,圣贤,先知的学习和理解, 这个学习和理解过程的媒介, 正好是语言. 而语言是完全绑定于发音的, 没有任何一个字可以说它是不发音的, 中国字还是一大部分表意的, 而拉丁语系的西文更甚, 是表音的, 梵文大概也是表音的. 即使在心中默念或者默想, 也会微微牵动发音器官的反应, 尤其是肺脏, 激活牵纵它的意念, 不能完全入定. 是人把语言发挥得太极致了, 人的修行比动物高大概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到了最后, 领上路的老师反过来成了悟道的最大反面力量. 因为人的思考和悟道已经完全在采用基于发音的语言了, 但证悟又必须抛下它. 这好比扳起一条腿, 再扳起一条腿, 却还不能掉在地上一样玄妙. 难怪人需要艺术, 意境是没法全部通过言语来传递的; 还有符咒, 它承载着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 因为语言令我们无法摆脱呼吸活动对灵魂的栓塞, 所以证悟的过程, 可能需要超离于语言的思考形式, 它是什么? 让我来继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