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机层面: 需要分别从两块网卡建立两个网桥:eth0->br0, eth1->br1
从libvirt层面:需要配置两个网桥
<interface type='bridge'>
<mac address='54:52:00:**:**:**'/>
<source bridge='br0'/>
<target dev='vnet7'/>
<model type='virtio'/>
</interface>
<interface type='bridge'>
<mac address='54:52:00:**:**:**'/>
<source bridge='br1'/>
<target dev='vnet8'/>
<model type='virtio'/>
</interface>
其中分别对应br0 和br1 。-- 其实就类似给虚拟机插了两块网卡。
虚拟机层面:需要添加两块网卡:
DEVICE="eth0"
HWADDR="54:52:00:**:**:**"
IPADDR="****"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
TYPE="Ethernet"
ONBOOT="yes"
DEVICE="eth1"
HWADDR="54:52:00:**:**:**"
IPADDR="*****"
NETMASK="255.255.255.0"
TYPE="Ethernet"
ONBOOT="yes"
其中eth0对应br0 ,eth1 对应br1。
重启网络后发现并不好使。ssh登录很慢 而且有些ip地址就访问不到内网ip。
什么原因? 纠结了好半天,总算找到:
用route -n 命令 发现内网ip 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路由。
于是乎在网络配置目录下创建了一个文件:route-eth1:
10.0.0.0/8 via 10.3.18.254 dev eth1
重启网络,all done。

本文详细介绍了宿主机与虚拟机通过网桥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并阐述了配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包括从宿主机、libvirt、虚拟机层面的网络配置步骤,以及解决网络配置不生效的问题,如路由配置缺失导致的访问内网IP慢或无法访问。最终通过在网络配置目录创建route-eth1文件解决了内网路由问题。
16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