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指向遍历序列前驱、后继结点的指针称为线索;
含有线索的二叉链表称为线索链表;
把空指针修改为线索的过程称为线索化;
经过线索化的二叉树称为线索二叉树。
一、线索二叉树的结点结构
二、线索二叉树的遍历
1、访问遍历的第一个结点 ;
2、寻找并访问当前结点的后继结点。
重复执行步骤2,直至所有结点被访问。
三、线索二叉树分为 先序线索二叉树 中序线索二叉树 后序线索二叉树
四、算法
1)中序线索化算法
void Inthread(BiTree p)
{ if (p!=NULL)
{ Inthread(p->LChild); /* 遍历左子树 */
if (p->LChild==NULL){
p->LChild=pre; p->Ltag=1;
}
if (pre!=NULL&& pre->RChild==NULL){
pre->RChild=p; pre->Rtag=1;
}
pre=p;
Inthread(p->RChild); /* 遍历右子树*/
}
}
2)寻找中序遍历的第一个结点
/*中序遍历的第一个结点是树中处于“最左下端”的结点,
*从根沿着左孩子指针找到没有左孩子的结点即可。
*/
BiTNode * InFirst(BiTree Bt)
{ BiTNode *p=Bt;
if (!p) return(NULL);
while(p->Ltag==0)
p=p->LChild;
return p;
}
3)中序线索二叉树中找结点的后继
/*结点若无右孩子,则Rchild就指向其后继;
*若有右孩子,右子树中“最左下端”结点即为其后继
*/
BiTNode *InNext(BiTNode *p)
{ if(p->Rtag==1) Next=p->RChild;
else
{ for(q=p->RChild;q->Ltag==0;q=q->LChild)
Next=q;
}
return(Next);
}
4)中序线索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void TinOrder(BiTree bt)
{ BiTNode *p;
p=InFirst(bt);
while (p)
{ visit(p);
p=InNex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