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维】我们从来没有学习到真正的英语!

本文由Markdown语法编辑器编辑完成。

封面图像由豆包AI生成,提示词:

画面上有两个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一个愁眉苦脸,一个笑的很开心。愁眉苦脸地,捧着厚厚的一本书,而笑得开心的,则是脑海里面有一个英语的画面。,比例 「16:9

1.背景:

大概一个月前,我带孩子在朝阳大悦城附近,体验了一节英语课,主要是幼小衔接阶段的英语启蒙。孩子们在前面听老师讲课,家长们则坐在教室的后面,观看老师的讲课和孩子们的表现。

那节体验课,主要是在讲一本英文绘本《Teddy Bears’ Picnic》. 老师围绕绘本里面的一些情节,来给孩子们讲解一些单词和句子。中间有一段,是讲述不同的动物到达野餐地点的方式。有的动物(Big Teddy Bear and Little Teddy Bear)是坐公交车去的;而有一个动物(Panda),由于没有赶上公交车,后来被另一个动物(Polar Bear北极熊),用热气球把它带了过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里面有两个不同的介词表达,一个叫: on the bus; 一个叫: in the ballo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时老师还给孩子们讲,in和on的区别。老师说,in就是在里面的意思;on就是在上面的意思。还用幻灯片放了几张用in和on, 来分别搭配的场景。

后来老师还问了小朋友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in the balloon, 而不是on the balloon. 当然小朋友基本是回答不上来的。其实我当时也比较模糊。我觉得动物不也是坐在气球的下面的座位上面嘛,那和坐在公交车的座位上面,到底区别是什么呢。

正当我疑惑的时候,老师在前面讲了。on呢,就是表示宽敞的,比如你上了公交车,你可以绕着很多座位转一圈后,再选择坐下,那这个就是on。而热气球的座位比较狭窄,乘客进去后没办法走一圈,所以就用in.

我当时仿佛突然开窍了,觉得终于分清楚了in和on的区别。下课后,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还又把老师讲的in和on的区别,给孩子讲了一遍。但内心总觉得怪怪的,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

最近在网上看英语学习的一些视频时,听到了关于英语学习的一些误区。某一次课老师正好讲到了in和on的区别。在那一刻,我才仿佛明白了,在英语母语者眼里,到达是怎么看待这些困扰了中国人很久的学习英语中的问题。

2. 英语学习 —— 摒弃死记硬背,固定搭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的两幅图。都是鸟在树上。
如果用汉语表达:
图1:一群鸟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
图2:一群鸟在一棵光秃秃的大树上。

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汉语来说,都是“一群鸟在树上”,然后用形容词,来形容树的不同。

而英语母语者,对于以上的两个场景。他们会通过不同的介词,来区分。
Pic1: The birds are in the tree.
Pic2: The birds are on the tre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在英语学习中,老师总是说,要记住很多的语法规则,固定搭配。

但是我们想一想,外国3岁的小朋友是怎么学习英语母语的。我们小时候又是怎么学习汉语的。主要就是爸爸妈妈指着周围的事物,然后顺便就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们结合不同的画面,就记住了这些词汇和表达。

如果外国人在说话前,也像我们这样需要记住很多语法规则和固定搭配的话,估计他们自己都不会说母语了。

在上面这幅图的右侧,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in和on的区别。

in: 表示被什么包围起来。
这个包围,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体,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个热气球。
也可以是某一种无形的东西,如一种情绪,氛围等。

on: 表示有接触。
这个接触,不仅包含了,在...的上面,也可以是在...的下面,侧面。
只要是两个物体之间有接触了,都可以。

接下来,是关于in和on在具体应用上的区别。

比如如下图,我们之前是被告知,有两个固定搭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为什么是这样呢?可以通过看下面的两幅图,来加深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street: 街道。因为街道周围一般都有很多的楼房。因此,如果我们置身在街道中,那么就是相当于被包围在了街道里面。
road: 道路。它更强调的是,平整的道路,而非街道两旁的各种建筑物。那么,置身其中,就不是被包围起来了,而是我们和道路有接触。


所以针对上面两句完整的句子。根据in和on的区别,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补全:

I am walking in the streets of New York City;

We are driving on a beautiful road in Colorado.

3. 英语学习 —— 掌握中文和英文的不同思维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文和英文,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文,我们在描述一件事物时,会用很具体的动词,说话不会很直白,比较追求用词的精准。
英文,则没有发明出很多很具体的动词,他们的脑回路比较"直接",更加形象化一些。

比如上面的这幅图,对于中文来说。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场景,用到不同的动词。我们一看到动词,就能想象到说话者描述的场景,当事人的表情等等。

而英文,则没有创造出那么多的动词。他们认为,这些都更像是——身处一种xxxx的状态。而in这个介词,正好能表达一种,被xxxx包围的感觉。那么通过: in + 名词的组合,就构成了他们要表达的意思。

in + danger = 身处险境
in + trouble = 闯祸
in + doubt = 拿不准,怀疑
in + pain = 很疼
in + shock = 吓到了,惊呆了

如果我们在说英文时,总是希望将汉字,对应的英文单词先找到,然后一个一个字的翻译出来。很可能在英文里面找不到对应的词,即使勉强找到了,也不是英语母语者的说话习惯。

所以我们想更好地学好英语,就需要摒弃掉过去几十年的学习习惯,推翻过去的那套死记硬背固定搭配的方法,从英语母语者的思维角度,来重新学习英语,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英语学习 —— 形象化思维,语言反映思维差异,回归语言学习本质

4.1 on vs of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的图片,左侧是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对于off的解释。可以看到词典上面,对于off的解释,有很多看起来各不相同的解释。

在Google里面搜索off的翻译,也有很多不同的中文翻译和搭配。我们在学习时,老师通常是让我们把这些固定搭配都背诵下来,也没有讲英语母语者,为什么会把这些,在中文母语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干的意思,都用off来对应。

但是正如上图右侧所示。在英语母语者眼里,off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 断连,断开的意思。根据这一个画面,就可以组合出很多不同的搭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上车,要用 get on the bus; 下车,要用 get off the bus.
上车:表示我与车发生了连接。我从一种状态,变成了和车有连接的状态。get: 表示一种状态的变化;
下车:表示我与车发生了断连。因此是 get of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灯和关灯。如果我们用中文翻译英文的话,那么开和关,一般对应的中文是: open 和 close.
比如开门,关门: open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那么为什么英文母语者,不用open the light; close the light, 来形容开灯和关灯呢。
因为英语母语者,认为open和close的这个动作,和开灯关灯的动作,不是一个动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灯和关灯,实际上是在调节一个开关。
当把开关合上,电流就通了,灯就亮了。因此用turn on the light;
当把开关断开,电流就断了,灯就灭了。因此用turn off the ligh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英语母语者认为,

  1. 戴眼镜和摘眼镜,都是眼镜与人发生了连接或断连。
  2. 涂/擦/抹防晒霜,和洗掉,都是防晒霜和人的脸,胳膊发生了连接或断连;
  3. 化妆和卸妆,都是化妆品和人的脸,发生了连接或断连。

因此,统一都是: put on/take off + 名词搭配方式,来表示这些动作。
而中文,却发明了不同的动词,来细致地形容每个动作的区别。
如果我们在说英语时,想着,先把:戴,摘,涂,擦,抹等汉字,翻译成英文,再说出来英文。那么肯定就会卡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文里面的“送行”,用英文怎么翻译。英文里面,压根就没有对应的单词,怎么办。
英语母语者认为,“送行”,就是看着某人和一个地方,发生了断开。比如机场送行,那就是:某人和机场,发生了断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文的:黑色星期五,打3折!
我们中文,是认为打折时,价格是原来价格的30%, 所以用三折来形容。

而英文里面,“打折”如何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成英语单词呢。
英语母语者认为,打3折,就是原来100元,去掉了70元。从100元里面,断开了70元。所以英语的翻译是:
70% of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 off, 还可以用来表示请假。

我们中文的“请假”,表示请求单位给予几天的假期。说话比较客气,有礼貌。
而英文母语者认为,请假,就是我和我的工作发生了断连。从工作的日期中,拿走了几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践踏草坪。践踏,这个词,怎么翻译成英文。英文压根就没有发明这个动词。

英语母语者认为,不要踩草坪,那就是要保持和草坪断连的状态。因此是: keep off.
keep, 表示保持一种状态。保持和草坪断连的状态,也就是不要踩草坪的意思。

如果我们要逐字翻译再说出口的话,肯定就会卡壳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国人一般会说:不要玩手机了,不要看手机了。 play with, look at.

但英语母语者的: play, look,却不是我们汉语想表达的意思。
英语母语者认为,就是要与手机发生断连。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
get, 可以表示状态的切换。
因此,get off the phone, 切断与手机的联系。

看到上面的这些,中文里面各不相同的表达,英文却都是off. 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散步消食。为什么 off, 还可以和消食,发生关系。

英语母语者认为,散步消食,就是我与食物发生了断连。与餐厅发生了断连。是通过走路的方式,与食物和餐厅发生了断连。因此就是 walk off the dinn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燃烧卡路里。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燃烧卡路里。
off, 通过什么方式,让我和卡路里,发生了断连。

通过走路,燃烧卡路里。Walk off calories.
通过跑步,燃烧卡路里。Run off calories.
通过跳舞,燃烧卡路里。Dance off calori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学习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知道,为什么在Google翻译那里,列出来的那么多,看似翻译过来的汉语,各不相同的意思,都统一用到了 off.

因为这些意思,背后都是跟:断开连接,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掌握正确地思维方式,不死记硬背固定搭配,而是转换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地道的英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inter_pe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