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水环境污染减缓和控制措施
1.1节水降耗,减少排放量
1、节约用水
(1)培养节水意识,让员工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2)采用节水阀门和节水设备。合理选用水泵型号、水泵运行时的扬程和压力等指标,应尽可能选择在接近定额值的范围内,并尽可能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加以控制,以达到最佳的节水效果。
(3)加强供水管理,避免“长流水”。另外,加强对给水管网的管理,及时排除跑、冒、滴、漏,防止人为因素的浪费。
2、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从排污状况来看,工业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对工业污染防治的立足点应从以净化为重点的末端治理转变为以防御为主的源头控制,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发展对水环境危害小、耗水量少的高新技术产业,依靠技术支持,改进生产工艺,实现节水、减污。
1.2实施总量控制
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通常采取如下措施:
1、合理分配削减指标,核定重点污染源的重点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指标,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2、在环保年度计划中,下达万元工业产值排污量递减率指标,促使其采取防治措施,削减重点污染物排放量。
在设计、实施及运行时均应将清净下水与工艺污水分开,分别收集后排入厂外相应管网,不得将清净下水与工艺污水混流,更不得将工艺污水排入清净下水中。
项目内部的排水管网按环保要求进行规范化设计与实施。
1.3废水处理
公司生产废水经各自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后,排至高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2.大气环境污染减缓与控制措施
2.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1、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
能源的消耗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影响到大气环境的质量。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角度来看,推行和发展工业清洁能源,按油料化、气体化、电气化方向发展,是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