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诞生与寒冬

         “人工智能”一词正式诞生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

        会议的组织者约翰.麦卡锡,是个雄心勃勃才三十岁的青年才俊,一直致力于有限自动机的研究,会议前一年,还和著名的信息论之父香农合著了《自动化研究》一书,鉴于让计算机具备的推理能力和智能行为的研究成果,他欢欣鼓舞,决定召开一次大规模的会议,希望借此将各地计算机智能的研究者们汇聚在一起,让思想的火花碰撞,激化出新的灵感, “人工智能”是这次会议的正式命名,是麦卡锡灵光闪现的结果。

        麦卡锡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但在一些学者看来,这顶桂冠更应该归属图灵,因为图灵早在1947年就写了《智能机器》的文章,设想人类的大脑是一台精密的机器,是可以用一种人造大脑来模拟的,不过图灵没有正式提过“人工智能”一词,也不知晓这个词的出现,因为两年前,他咬着毒苹果自杀了。

        这次会议大师云集,盛况空前,得到了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神经网络之父马文.明斯基,IBM公司计算机设计专家奈特.罗彻斯特的大力襄助,也获得洛克菲勒基金7500美元的资助。

        艾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展示的逻辑理论机器(LTM)成为这次会议最大的亮点,LTM能够证明部分数学命题,正好搔到与会者们的痒处,满足了他们关于“智能”的期盼。

大会确立了今后的研究目标,即“沿着之前的信念继续钻研下去,就是人类智能的各种特点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在机器中得以体现,人们有能力将这种推测转化为现实。”

       这一目标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如领航灯,引领了后来二十多年的研究方向,但随着八十年代“人工智能寒冬”的出现,用事实证明这个目标过于宏大,不切实际,究其原因有三:

       1.  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工具是计算机,计算机技术的特性决定了智能模拟的局限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