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今天向大家分享谈薪套路,远离PUA的面试官,避免以后踩更多的坑。
1、面试官谈薪的常见套路有哪些?
- 「你缺少经验/技能,不值那么多钱」
这是瞎话,没有哪个求职者是完美的。
如果企业真的觉得不合适,为什么要请人来面试呢?
退一步说,作为面试官,如果认为候选人配不上他要的薪资,何必当面戳穿,事后不发offer就完了,没必要当面贬低他人。
采取这种方式沟通,大多是求职者已经符合了企业的要求,但是企业不愿意开出求职者满意的薪水,故意打压求职者的自信心,寻求低价抄底。
这种公司建议不要去,他们缺乏看长期的远见,也缺少对员工的尊重。
压低薪资这事,只要求职者多面试几次就会发现,就算是受骗入职了,未来还有面试机会的,一旦发现薪水上被骗了,人肯定会跳槽的。
之前有个案例,候选人要2万月薪,客户的预算够,但是想着是不是要象征性压价一下,猎头顾问立刻阻止,反问:
这个岗位我们看了蛮久,这么合适的候选人不好找。如果压低他薪水,他就会犹豫,可能还会看其他机会,如果他接了别人的offer,我们的工作都得推倒重来,回头HRD和业务总监还要重新面试,时间成本也很高啊。
听完之后,HR果断开价2万2,候选人喜出望外,当天就签了offer letter。
- 「进入公司后,再给你调薪」
这大概率是瞎话。
如果说上一种是侮辱,这一种就是忽悠。
给薪有两个原则:
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
内部加薪要通盘考虑,不能给一人加薪,而寒了其他同事的心。但外部挖人必须按照市场规则,否则分分钟被打脸。
也就是说,跳槽时是我们求职者最有话语权的时候,这时候都都拿不到期望薪资,还指望入职后能够加薪?
不要天真了。
- 「我司虽然薪资一般,但是成长空间很大」
薪资低嘛,上涨空间自然大。这么说,必须拿出证据来。
面试官应该具体说说,怎么成长空间大?
比如说:我们很重视员工的培训,员工读MBA,我们报销学费。我们过往每年普调薪水30%,2年调一级职级……那厉害了,的确有成长空间。
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 「给期权,有财富自由的可能」
用期权吸引员工是不少初创企业的常见手段。
但是对于不同企业来说,期权的价值不同,没有标准答案。
比如现在拿字节跳动或者快手的期权,那就相当于拿现金,拿财富自由的机会。
但对于一些A轮企业,甚至天使轮企业,就算一切顺利,上市也得有5-6年,我们职场人的黄金时代,真的应该拿低薪赌财富自由的机会吗?更何况90%以上的A轮企业活不到上市。
2.作为求职者,我们如何应对面试官的套路?
面试谈薪,往往是职场人最煎熬的时刻。
我们不希望自己像菜场大妈一样和企业讨价还价,更不希望自己拿少了,亏了自己。
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沟通,才能拿到合适的薪资呢?
1)了解公司的薪资框架
在面试谈薪的时候 ,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一下这家企业的薪资框架。
在人力资源圈,有一个常用词汇是「整体薪酬(Total Reward)」,薪资不仅仅是底薪那么简单,整体薪酬包括:
1-现金部分:
- 底薪
- 年终奖(固定部分 & 浮动部分)
- 绩效奖金 & 佣金 & 津贴
2-类现金部分:
- 年假
- 员工福利(诸如员工保险,旅游,年节礼物……)
- 长期激励计划(股权、期权、年金……)
3-员工职业发展相关:
- 员工培训(内部培训机会 & 外部学费报销)
- 员工晋升成长机会
- 公司名气,行业地位
- ……
作为候选人,整体薪酬中第三部分「员工职业发展相关」偏虚,可能不见得有清晰的衡量标准,只能靠同行打听。
但前两部分肯定是可以通过面试问到的。
我们如果了解了框架,就算是之前的底薪已经被 HR 得知,依然有一部分谈判空间。
举个例子:
如果这家公司告诉我,他只能在我现有薪资基础上涨15%,那么我就会追问,你们有津贴吗?员工福利是怎么样的?你们是否提供期权?
我的薪资不仅仅是银行流水那么简单,包括:
- N个月的年终奖,贵司的年终奖是怎样的?有保证吗?
- N天年假,贵司的年假制度是怎样的?
- N股期权,贵司是否提供类似的期权?
如果贵司提供的福利和培训机会都比我司现在好,那么涨15%,我也认了;如果样样都不如,就薪水涨了一点,我也不是做慈善的对不对。
我就会很客气的告知:
虽然我的底薪略低,但我目前的整体薪酬,是高过贵司的offer。也希望您能理解,这个offer就恕我不接受了。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HR 之所以会在谈薪过程中,掌握主动,是因为他们手里的信息比咱多。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可能掌握那么多数据,也不可能去购买那么多数据,目前互联网上比较靠谱的薪资数据和工作体验分享的平台也不算多。
但这些数据未必非常匹配你的现实情况。
最简单最有效的了解自己在市场上应该拿多少薪资的方法就是面试。
开offer letter在公司内也有着非常正式规范化的操作,正规公司绝不会草草开出offer。
这种情况下开出的offer,大多是合理的。
这个offer的数字,比任何调研报告,任何同事的薪水分享,都更能反映你的实力。
就算拿不到offer,在和HR、猎头的沟通中,你可以大致了解这个岗位的薪资范围。
心里有底,就很难被忽悠。
3)谈薪的时机
找到合适谈薪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 HR 来说,ta的指标是尽快招到优秀的人才。怎么办最好招人呢?我拼命开高薪不就行了?像当年乐视一样,你月薪2万,我翻倍给你,你来不来?
应该还是愿意来翻倍的。
但老板不见得愿意啊,所以老板会给一个薪资范畴,比如说:我司要招一个营销经理,薪资范畴是1万-1万5之间。
低于1万,企业认为招不来合适的人,高于1万5,企业养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于这个岗位的上限定薪就是1万5。
我们要尽量提前了解在这个上限。
但凡有猎头打电话推荐岗位,求职者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麻烦介绍一下岗位薪资的范畴。如果符合我的预期,我在随后的面试中,会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但我会尽量不谈薪水。
举个例子:
(猎头分享企业开出的薪资范畴是年薪50万-70万之间)
HR:你对薪水的期望是怎样的?
我:薪水只是岗位的一部分,我更关注这个岗位的任务是什么?团队怎么搭建?未来的成长机会如何?
(当然,这也是事实,猎头已经把薪资范围报给我了,我可以接受,那么确实不再是关注点了。)
如果第一面,我就把薪资往70万要,HR很难信服。
他会觉得你何德何能要这么高,我面试中得到认可的难度就增加了。
如果第一面,第二面,我都不谈薪水,专注于团队、目标以及未来成长机会,HR 可能会认可我是一个很踏实的候选人。
经过几轮面试,企业HR 和直线经理都认可我是最合适的候选人了,这时候谈薪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了。
就算我顶着上限要,企业大概率也会接受,因为本身薪资是在岗位的薪资定位范畴内的,而面试官都非常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