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场景识别与目标搜索技术解析
1. 机器人场景识别背景与需求
从 2014 年起,欧洲在机器人研究和创新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公共和私人投资总计达 28 亿欧元。其战略研究议程(SRA)指出,机器人是解决长期社会问题的关键技术,未来机器人需具备感知能力和决策自主性。
1.1 场景与场景识别的定义
- 场景定义 :场景是环境的快照,包括风景、动态元素、所有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自我表征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场景知识对可靠决策至关重要,物体间的空间关系与物体的存在同样重要。
- 场景识别 :场景识别是估计感知到的物体配置与场景类别匹配程度的过程。通过应用针对某类别所有场景训练的场景分类器来实现。例如,机器人观察桌子时,会思考诸如“这些餐具和盘子是否属于‘X’类别?”等问题。
1.2 场景识别模型的分类与选择
场景可以通过物体和空间关系来表示,主要分为符号和亚符号两种方法:
- 符号方法 :通常依赖定性空间关系(QSR),对应自然语言中描述空间关系的介词。虽然能进行场景分类,但只能在定性层面进行,且需要专家设计和参数化计算模型,容易出错。
- 亚符号方法 :将基于部分的物体识别表示应用于场景,主要是概率方法。由于其目标与我们的结构更相似且效果出色,本研究采用这种方法。
1.3 场景识别的要求
由于 SRA 要求机器人具有自主性,场景识别模型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