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生命智能还会远吗?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这一新颖的词汇在21世纪初期,已经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AlphaGo,无人驾驶汽车等高新尖端科技已经成为社会的引擎和国家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词条与图片摘自搜狗百科】
而在这里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人工智能,而是在人工智能之上的生命智能。顾名思义,生命智能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的紧密结合,使人获得一系列自己能力所达不到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较人工智能更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达到个人效能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也避免了人类对机器的猜疑性。
这里所讲的生命智能并非是将人变为冰冷的机器,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以及医学技术在人的大脑中植入一些程序,这听起来可能匪夷所思,人的大脑类似于一个高端的CPU,而意识即为一道道指令,我希望人工智能的一些能力能够和人的意识达到一种统一,人类可以用自己的意识去控制一些客观的物体。例如,我们可以用意识控制一些机器,令这些机器能按照我们的意识工作。用意识来传输一些数据,算法,结构,模型。最近的量子实验给了我们这一想法的一个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互联网)
量子中存在着一种量子纠缠和量子隐形传态,即用a量子去影响b量子,而和b量子有相同态的c量子将会呈现与b量子同等的变化。也就是说可以使这一技术运用至这里,让我们的大脑与机器的CPU充当相同态量子,而意识充当影响大脑和机器CPU的影响量子。这样用意识控制客体的生命智能便显得更加容易。
那么只有做好人工智能,使机器能和人达到一种高度统一的状态,未来的路可能还很长,生命智能的时代说不定已经不远了。
(本博客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