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的发现:由世界五百强日本企业所见

在2024年《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排行榜中,日本有35家上榜,按行业可分为——

(1)汽车: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汽车、电装、铃木汽车。

(2)商社: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三井物产、丰田通商、丸红、住友商事。

(3)电信:日本电报电话、KDDI电信。

(4)机电:索尼、日立、松下、三菱电机。

(5)保险:日本生命、第一生命、东京海上、MS&AD保险、明治安田。

(6)物流:日本邮政。

(7)金融:三菱日联、三井住友、瑞穗、软银。

(8)零售:柒和伊、永旺。

(9)能源:引能仕、出光兴产、东京电力。

(10)资源:日本制铁、大和房建、日本钢铁工程。

以我粗浅的看法,以上十个行当中,除了汽车、机电这两个行当,充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知名度外,商社、电信、保险、物流、金融、金融、零售、能源、资源这八个行当,本质上仍然是依托日本本土市场:37.8万平方公里、约1.2亿人口的四个大岛、6800多个小岛。

换言之,“并未直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以日本动漫产业为例,东京电力提供电力、三井物产进口原材料、柒和伊便利店提供食品、大和房建建造房子、日本邮政寄送快递、明治安田提供保险、KDDI提供通讯······构造起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画师、导演、声优等人员在这个体系中共同创造,提供的直接产品便是漫画、动画。

也即,能否提供可满足世界范围内民众实现对美好生活之期待的产品,见证了日本过往的辉煌、当下的停滞、未来的迷茫。就个人感受而言,日本文化的影响力远不如前,日本产品的吸引力也大幅降低,家用汽车、电子产品、网络媒介等生活化相关场景中,日本产业的竞争力确实在收窄。同时,日本目前在医药制品、特殊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仍有一定的历史积淀。

人口老龄化与产业衰弱化叠加,日本政府对此颇为担心,不同于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言通行于多国,日语仅有日本使用。如此,去日本学习、工作、生活便必须学习日语。然而,当今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汉语、印地语、孟加拉语、阿拉伯语等语言,最为通行的则仍然是英语。

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启动了“G30计划”,希望能吸引30万留学生来日学习。2014年,“G30”计划升级为“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SGU),允许使用英语成绩申请日本高校。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利好,因为我除了汉语客家话、汉语普通话、英语之外,虽然尝试过学习法语、日语、韩语、俄语,但都没有坚持下来,目前唯一掌握的外语——只有英语。

“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分为两类高校。

A类顶尖型有13所——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筑波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广岛大学、九州大学。

这13所高校,基本上可以代表日本高等教育的第一梯队。

B类国际化牵引型有24所——千叶大学、会津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明治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立教大学、东京艺术大学、芝浦工业大学、冈山大学、创价大学、长冈技术科学大学、上智大学、熊本大学、国际大学、金泽大学、东洋大学、国际教养大学、立命馆大学、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法政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关西学院大学。

这24所高校相交而言,学术声誉、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就弱些了。

以我本人而言,A类高校全部都有耳闻,B类高校中只有东外、奈良先端、创价、立命馆、立命馆亚洲太平洋这五所高校略有耳闻。

若去日本学习,确实还是得优先考虑、争取进入上述13所A类高校。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日本文部科学省认为的,可以推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的13所研究型大学。

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所很有意思的日本大学: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SOKENDAI),从机构设置、培养方向、地理分布等角度考察,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相当于迷你版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该校设有20个研究机构,可授予人类文化研究、国际日本研究、日本历史研究、日本文学研究、日本语言语科学、情报学、统计学、素粒子原子核、加速器科学、天文科学、核融合科学、宇宙科学、分子科学、物质构造科学、总合地球环境学、极域科学、基础生物学、生理科学、遗传学、融合进化科学等20余个学术领域的博士学位。

此外还发现了一所较为特殊的大学: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它成立于2011年,经由特殊立法和政府投资,但运行却类似于私立研究所,全英语授课、只提供博士学位课程。

该校的科研工作基于实验室而非院系开展,同时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目前着重物理学、化学、数学和计算科学、神经科学、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环境与生态学、海洋科学等七大学术领域。

看来,高等教育体系一直在更新、变革。不仅是日本的冲绳科技大学,我国也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涌现出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新式高校。

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始终是要与也会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的。

总的来说,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高校、综合研究大学院、冲绳科技大学,对我而言确实有吸引力。

问题在于,我虽是理科出身,但目前学习的科学技术史,更偏向于文理交叉,既不是去日本学习某些国内还没有的前沿科学技术,也不是去日本学习汉字文化圈所独有的东方文化传统,更像是一条需要自己探索出路的旅程、一个尚未有明确学科范式的领域。

”是否需要去日本?”,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当然,也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

图片内容说明——

图一:简明日本地图。

图二:铃木旗下摩托、汽车、海事产品插画。

图三:“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标识。

图四:学术研究恳谈会(RU11)官网。

图五:综合研究大学院各研究机构及其地理位置。

图六:冲绳科技大学校园一瞥。

图七:日本乡间铁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