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算法——迪杰斯特拉(Dijkstra)最短路径

迪杰斯特拉算法是由狄克斯特拉在1959年提出,用于解决有向图中最短路径问题。算法核心是通过贪心选择不断扩充顶点集合S,初始时仅包含源点,通过比较最短特殊路径长度选取下一个加入集合S的顶点,并更新最短路径。伪代码和C++实现也在文中给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本思想

迪杰斯特拉算法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于1959 年提出的,因此又叫狄克斯特拉算法。是从一个顶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算法,解决的是有向图中最短路径问题。迪杰斯特拉算法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

其基本思想是,设置顶点集合S并不断地作贪心选择来扩充这个集合。一个顶点属于集合S当且仅当从源到该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已知。

初始时,S中仅含有源。设u是G的某一个顶点,把从源到u且中间只经过S中顶点的路称为从源到u的特殊路径,并用数组dist记录当前每个顶点所对应的最短特殊路径长度。Dijkstra算法每次从V-S中取出具有最短特殊路长度的顶点u,将u添加到S中,同时更新数组dist(算导中称作Relax)。一旦S包含了所有V中顶点,dist就记录了从源到所有其它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伪代码

Dijkstra(G,w,s)
1. Initializ_single_source(G,s) //dist[] = INF, dist[s] = 0
2. S = 空集
3. Q=G.V
4. while Q != 空集
u = Extract-Min(Q)
S = SU{u}
for each vertex v属于G.adj[u]
Relax(u,v,w)

C++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stack>
//#include<limits.h>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edge{
    int noEnd; //边的终点序号
    int w;  
    edge(int _no, int _w):noEnd(_no),w(_w){}
};

class Graph{
privat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