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名校研究生经验分享
文章平均质量分 86
作为不入流学校成功跨越到名校的考生,总结了很多独到的思维方式和提分方法,其中几个小技巧就能帮助提高至少5到10分。浓缩了帮助数十名同学考上985院校的经验,希望也能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优惠券已抵扣
余额抵扣
还需支付
¥9.90
¥99.00
购买须知?
本专栏为图文内容,最终完结不会低于15篇文章。
订阅专栏,享有专栏所有文章阅读权限。
本专栏为虚拟商品,基于网络商品和虚拟商品的性质和特征,专栏一经购买无正当理由不予退款,不支持升级,敬请谅解。
herosunly
985院校硕士毕业,现担任算法工程师一职,获得优快云博客之星第一名,热衷于大模型算法的研究与应用。曾担任百度千帆大模型比赛、BPAA算法大赛评委,编写微软OpenAI考试认证指导手册。曾获得多项AI顶级比赛的Top名次,其中包括阿里云天池比赛第一名,科大讯飞分类挑战赛第一名,CCF信息分类比赛比赛第二名,开放原子分类比赛二等奖,CCF家族分类第四名,科大讯飞阿尔茨海默症预测挑战赛第四名,科大讯飞事件抽取挑战赛第七名。在技术创新领域拥有多项授权发明。曾辅导多位非科班出身的同学成功进入算法行业就业。希望和大家一起成长进步。
展开
-
考研导师选择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生导师选择方法,希望对保研或者考研选择导师时有所帮助。文章目录1. 前言2. 静态分析3. 动态分析原创 2023-04-11 07:45:00 · 120982 阅读 · 18 评论 -
考研思维方式分享
由于自己从双非院校考上了985学校,所以每年不定期的都要给家人及其朋友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为了帮助更多的朋友,所以特意将经验整理成博文。由于自己研究生毕业已经有些年头,所以具体知识点 ...原创 2020-10-01 19:07:06 · 14358 阅读 · 11 评论 -
考研战略分析
作为一个爱学习的同学,从小到大一直就有个名校梦。想必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高考失利考到一个不入流的学校,所以特别想通过考研来园自己的名校梦。但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只有客观的审视考研,判断考研真正适合自己以后再去考,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研究生的主旋律就是做研究,那如何做研究呢?首先要阅读前人的work,尤其是通过阅读paper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情况。然后自己提出并和导师讨论idea,之后再通过理论或者实验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以后再把科研成果通过某种形式进行发布(如paper、专利等)。所以把考研准备误原创 2020-10-01 22:02:50 · 11419 阅读 · 1 评论 -
考研各科题型分析
写在前面的话:由于自己从双非院校考上了985学校,所以每年不定期的都要给家人及其朋友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再加上之前考上研究生后,曾经帮助数十个同学考上了211及其以上院校。但是步入工作以后,由于工作比较忙碌,所以也慢慢淡出了考研这个领域,但帮助别人的热忱之心却一直都在。为了帮助更多的朋友,所以特意将之前的经验整理成博文。遥想当年考研,就跟如今打数据科学比赛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么去提高分数,很多个晚上做梦都是考研的知识点,在这种状态下总结了不少独到的方法。本文主要是抛砖引玉,希望自己的经验不仅仅是帮助原创 2020-10-01 23:05:31 · 11848 阅读 · 3 评论 -
学习方法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始学习具体知识之前,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特意花一些时间来讲讲学习方法。具体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抛砖引玉)。 个人的学习习惯是,首先理解关键概念的字面意思,然后再通过后期不断的实践和练习,逐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举例来说,现在谈到的是学习。对于学习来说,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从上句可以看出,学习可以分为学和习,学很容易理解,习指的是不断的实践。我的体会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理解。 话说回来了,那如何能够原创 2020-10-09 21:04:46 · 25850 阅读 · 6 评论 -
考研复习之记忆方法
写在前面的话:由于自己从双非院校考上了985学校,所以每年不定期的都要给家人及其朋友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再加上之前考上研究生后,曾经帮助数十个同学考上了211及其以上院校。但是步入工作以后,由于工作比较忙碌,所以也慢慢淡出了考研这个领域,但帮助别人的热忱之心却一直都在。为了帮助更多的朋友,所以特意将之前的经验整理成博文。遥想当年考研,就跟如今打数据科学比赛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么去提高分数,很多个晚上做梦都是考研的知识点,在这种状态下总结了不少独到的方法。本文主要是抛砖引玉,希望自己的经验不仅仅是帮助原创 2020-10-01 23:30:13 · 12970 阅读 · 7 评论 -
真题做题方法总结
无论是考研、高考还是考公,真题都是及其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真题才能更好的了解命题人的思路。关于如何更好的了解命题人的思路,可参考文章考研思维方式分享 。 有不少同学做纸质版的真题极其随意,顺手就把当时计算出来的答案写到了真题上。如果把真题当成一次性练习,这样做未尝不可。但是真题只有反复的做,不断的琢磨命题人的思路,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也就是要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所以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每一次练习的答案一定要写到草稿纸或者笔记本(本子,非电脑)上,而不要写到真题题目后,然后在真题题目后只原创 2020-10-19 20:59:54 · 13142 阅读 · 24 评论 -
英语背单词秘籍
背单词是大型英语中极为基础但却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很多同学都在此步中就踩了坑,比如买了一本厚厚的单词书开始背起,无论是正序版或者是乱序版,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一来真正熟悉的可能就是前20%的单词,而来可能只掌握的是单词对应的某个字面意思,但往往考试中可能考到的另外一个意思就会吃亏。要想在背单词上超越其他人,就不能偷懒,必须整理出属于自己的英语单词本。那该怎么去做呢? 为了加深记忆,并且更好的理解单词的语义,还是得在阅读理解中挖掘单词、整理单词,具体步骤是找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本子),然后把一页用尺子原创 2020-10-19 20:17:36 · 11652 阅读 · 10 评论 -
英语词根词缀+联想法记忆单词
在之前的文章英语背单词秘籍中介绍了背单词的大体方法,但没有介绍背单词的具体方法。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背单词的效率,特意讲解了背单词的高效方法:词根词缀+联想法记忆。 在开始之前,我先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那就是英英词典。之所以使用英英词典,这是因为英语和中文之间的翻译会造成信息偏差,而英英词典是原汁原味,个人常用的词典是剑桥词典。剑桥词典不仅能查询单词,还能直接查询词根和词缀。进入网站后,可在图中的红框中输入要搜索的单词,按下回车键即可进行查询:文章目录1. 什么是词根和词缀2. 词缀3. 词根3原创 2021-03-11 08:52:57 · 11896 阅读 · 8 评论 -
考研英语从句详细总结
0. 并列句1. 名词性从句1.1 宾语从句1.1.1 陈述句变宾语从句1.1.2 特殊疑问句变宾语从句1.1.3 一般疑问句变宾语从句1.1.4 宾语从句的位置1.1.5 宾语从句的位置:非谓语动词+从句1.2 表语从句1.3 主语从句1.3.1 主语从句的位置1.4 同位语从句1.4.1 同位语从句的位置1.4.2 定语从句 vs. 同位语从句1.4.3 such that2. 定语从句2.1 限定性定语从句2.2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2.3 限定性定语从句 vs. 同位原创 2022-05-08 10:34:04 · 23886 阅读 · 2 评论 -
初试所需资料和复习时间安排
文章目录1. 总原则1. 政治2. 英语3. 数学1. 总原则 针对考研初试而言,复习资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好的复习资料必然会使复习的效率事倍功半。 那先谈一下什么样的资料是好的资料呢?原命题组组长或者成员出的书质量会好一些。就拿为什么肖四每年会有很多原题,是因为肖秀荣以前是政治命题组的副组长。强烈不建议使用xx芬的资料,他以前不是学政治出身(半路出家)。而英语资料的话,黄宝书也就是张剑以前也是命题人(不是组长)。具体人名和资料名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搜索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原创 2020-10-19 21:29:41 · 14128 阅读 · 9 评论 -
考研复试之考前准备(上)
今年的考研初试刚结束,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者可能因为初试顺利而沾沾自喜,忧愁者往往因为初试不佳而沮丧失望,导致最终的结果是一致的,那就是迟迟没有进入到复试准备的学习中。一来初试成绩和复试线没有出来,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即各种情况都可能存在,二来由于疫情影响,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比如考研录取名额增加、考研报名人数激增、考研复试形式变为远程进行等等。虽然我们面临着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无法做到一定赢,但是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提高成功的概率。...原创 2020-12-31 15:57:12 · 10604 阅读 · 18 评论 -
考研复试之考前准备(下)
上篇博客主要介绍了如何和师兄师姐和导师进行沟通,这篇博客就考前准备、研究计划书、考中应对三部分进行介绍。文章目录1. 考前准备2. 研究计划书3. 考中应对1. 考前准备 一般来说,考研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而面试又分为英语口语面试和专业知识面试两部分。如果涉及到笔试,请在考试前准备好之前博客提到的考研专用尺。 之前有不少师弟师妹问过我一个问题,询问有没有必要在复试现场穿正装。个人建议穿正装,但是需要事先做好准备。可以定期(如每七天)穿着正装进行模拟面试。最忌讳的是买了之后,一直不穿,原创 2021-02-04 17:51:30 · 10595 阅读 · 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