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2日下午我有幸受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的邀请在“企业转型升级及绩效管理”沙龙会上作了《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今天趁热打铁,再发发唠叨。
其实,如果活得好好的,专注做好自已的产品与服务,客户满意度高,企业持续发展,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去强调什么转型升级啦。如今社会上疯狂鼓吹的转型实际上更多的是指互联网转型,但我指的转型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更多维度更大范围的转型,互联网可能只是整个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手段而已。
互联网是真的被过度炒作和神化了,感觉无所不能,它的思维成了所有行业的宝典,似乎我们很多企业就必须被它颠覆一样,当然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本身并没有错,但它绝对不是万能的,它是可以改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为商业社会创新新的好玩的模式,让管理更高效,让流通更快速,让生活更便利!
这两年包括未来几年,我们四周最大的事情应该就是变化,企业致命的危机就是当周围都在快速地发生变化时你没有变或者是变得太慢,所谓的变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转型,你感觉到未来市场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用户的变化,政策的变化,于是你提前去做战略上的转型准备,你必须要应对这一系列地变化,否则你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着危机。
你的策略与动作都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得更健康更快速,实际上,转型升级随时随地都有,并不是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了,我们才去做转型,企业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你无法做到一成不变稳坐泰山,比如市场上你要及早卡位,要作全球布局,技术上要专业于某一领域,产品上要专注于某一行业,服务上要学习国际先进的理念与模式,管理上更是要不断地调整与优化,这些其实都是在作转型升级,虽然你有时可能感觉不到,但它们是在进行着。
当然,更大动作更大影响的转型是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的,这种转型的风险是相当高的,而且大多企业都是被动式的,真正有能力的企业早就有预见性地在做一步一步的转型,而被动的企业就很痛苦,它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管理、技术、采购、生产、销售到服务全过程转型升级,而且这个过程还会应用到本就不熟悉的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旧的体制与模式是必须要升级的,否则你的成本太高,技术太落后,流通太缓慢,你拿什么到市场上竞争?
所以说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自我挑战、自我生长的过程。首先挑战的是领导者,领导者如果不转观念,不设定目标,不开放权益,不分享价值,那么是无法转下去的。其次是挑战企业旧的东西,包括你的管理、技术、产品、销售与服务,思维上的、方法上的、模式上的等等都要有所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技术与用户,但如今的现状是大部分企业的原有体系已经失效,新的体系还没建立起来。
挑战无处不在,真正的企业家是喜欢迎接挑战并在挑战中得到领悟与生长的,企业家的生长会带动企业的生长,这是一种自我生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