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PC简介

本文是Linux IPC(进程间通信)的入门介绍,包括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信号量的基本概念、常用命令及函数。重点阐述了IPC的key和id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ipcs和ipcrm命令进行管理和删除。还提到了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中的IPC相关设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由于我本身是一个小菜鸟,写博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总结以及日后查阅,所以会更像入门级的简单介绍,但是我会把相关的知识尽量写全,希望能够帮到你。

最直观的,在Linux中执行ipcs -a命令,会看到三块信息:

i

如上图所示,ipcs -a能查看所有正在使用的IPC,其中Message Queues是消息队列,Shared Memory Segments是共享内存,Semaphore Arrays是信号量。

IPC中的key和id

上图中,无论是消息队列、共享内存还是信号量,都分别具有属性key和id,我初学的时候对此有点迷惑,所以这里要总结一下:

函数msgget、shmget和semget都既可以创建IPC,又可以得到已有IPC的标识符,具体如下:

1. 函参中的第一项名为key,如果key为IPC_PRIVATE(0),则会创建一个私有IPC;如果key不为IPC_PRIVATE(通常要求其来源于ftok返回的IPC键值),并且key所对应的IPC不存在,同时标志中指定IPC_CREAT,则新建IPC;此时函数返回值为IPC的标识符,既ID

2.对于私有IPC来说,不能通过这三个函数来获取其标识符

3.对于公有IPC来说,可以通过ftok得到其key值(ftok的参数常常使用文件夹名等方便获取的信息),再调用这三个函数之一,获取对应的标识符

总结一下,ID才是系统用来识别IPC的标识符,例如在使用ipcrm命令删除某IPC时,需指定ID值。key值为0的IPC一定是私有的,除了新建函数的返回值,无法获取其标识符,而只要知道创建公有IPC时ftok的参数,就可以计算出key值从而得到标识符。

配置

IPC配置内容在文件/etc/sysctl.conf中,需在root用户下修改,然后使用命令sysctl -p生效。下面仅介绍几个消息队列的配置,有个感性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