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CMDB(ITSOM之CMDB)

本文深入探讨了CMDB系统作为运维核心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配置管理、配置文件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区别,并解释了配置项及其属性的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MDB是运维的基础核心系统,所有的元数据和共享数据管理源,类似于业务中的账号平台的作用。本篇文章,我将从概念篇、模型篇、到实现与实施篇具体的进行阐述。  


CMDB也称配置管理,配置管理一直被认为是 ITIL 服务管理的核心,因为其他所有流程均需要使用配置管理数据库 (CMDB)。在上篇的平台体系中,CMDB位于最底层的支持系统位置上,可见其作用。配置管理为什么起到核心的作用,这个地方不做逐一介绍,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变更系统发起了一个部署请求,要部署某个版本到现网,部署完成之后,上层的变更系统会把变更的结果写到CMDB中,对配置进行归档;在某个机器down机,此时可以快速的知道该机器的具体用途,确定影响的业务;当机器需要重新恢复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根据CMDB中的信息进行恢复


 一、概念篇 
1、配置管理和配置文件管理。 
ITIL所讲的配置管理是从软件工程管理角度出发的,把一切对象都当做配置,比如说源代码、文档、人员、服务器甚至硬盘和内存等等。所以说他和业务程序的配置管理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了有效区分,我们又习惯说业务程序的配置管理叫配置文件管理。但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在ITIL中,业务程序的配置可能会以一个配置项存在,附属在应用程序上,具体什么是配置项后面再解释。


2、配置管理和资产管理 
既然把一切资源对象都当做配置来看待,特别是服务器、机房、机柜等等,那他和我们的资产管理又有着什么样的不同呢?其实这两个系统的区别在很多时候大家都不是很清楚,会混为一谈。你把握核心的区别点就是导向,配置管理是面向业务管理,而非成本,这个会决定配置管理的粒度。当前如果业务非常简单,不需要对服务器端口进行管理,此时则不需要考虑纳入端口的管理,否则增加管理的代价。


3、配置项 
配置项是指要在配置管理控制下的资产、人力、服务组件或者其他逻辑资源。从整个服务或系统来说,包括硬件、软件、文档、支持人员到单独软件模块或硬件组件(CPU、内存、SSD、硬盘等等)。配置项需要有整个生命周期(状态)的管理和追溯(日志)。对配置项的分类,我一般从逻辑资源和物理资源两个角度来分解,然后层次化分解,这个思路会让你特别清晰,不会混乱。

 
 4、属性 
一个配置项就是一个对象,有对象便有属性,属性是一个配置项的具体描述。比如说服务器这个配置项,他的具体描述有在哪个机房、哪个机柜的哪个位置、现在是否有业务运行、具体谁负责等等。在后面的模型篇里会对属性做全面的梳理,完成现实世界到模型世界的转换。另外配置项和属性可以转换,比如说IP地址,他肯定是一个资源对象存在。但是从服务器的角度来说,它作为一个属性存在,更准确的说是网卡的属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